初次来到工作室,妞妞表现得非常小心谨慎。她跟在妈妈身后进门,小心地关上房门,谨慎地选择了离咨询师隔开一个座位的位置坐下,然后低下眼睛看着地板,似乎在等待咨询师开口说话。未待咨询师开口,妞妞妈妈就指责起女儿来:“你看你,就是胆子小,坐得这么远,眼睛也不看人,叫老师怎么跟你谈话呀!”
听到妈妈的指责,妞妞慢慢地移动身体,被动地坐到咨询师旁边的座位上来,眼睛却仍然不离开地面,双手不由自主地扭在一起,显然,她比刚进来时更紧张了。妈妈开始滔滔不绝地诉说女儿的紧张问题:平时学习成绩还不错,考试时却经常失误;上课不敢举手发言,明明知道答案,一站起来就结结巴巴,说不清楚。
咨询师敏锐地觉察到妞妞妈妈在指责女儿时,两只手也在紧张地扭动着,手心里都是汗,在这个过程中妈妈其实比女儿更紧张。看来,女儿的紧张情绪更多的是与妈妈的“共情”,问题的根源还是在妈妈身上。
行为心理学理论认为,孩子的行为和情绪色彩主要是通过对父母的模仿学习而来。情绪是会传染的,一般的家庭中母亲跟孩子关系比较亲密,所以母亲的紧张和焦虑会自然而然地传递给孩子,甚至当母亲自己还没有察觉自己的紧张焦虑情绪时,孩子就已经明显地流露了出来。所以,有其母必有其子,容易紧张焦虑的母亲一定会培养出紧张焦虑的孩子。
妞妞妈妈本身的情绪管理就存在很大问题,她过分追求完美,又过于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平日里容易情绪波动。妈妈带着自己的紧张焦虑去观察孩子的行为,看到的孩子问题其实是妈妈自己的问题。孩子在与妈妈的共情中又将妈妈的问题认同为自己的问题,最终造成了真正的问题。
我们帮助妞妞的妈妈解决自己在情绪和认知方面的问题;同时又指导情绪管理较好的爸爸更多地与孩子相处,让孩子在与爸爸的互动中释放自己的紧张焦虑情绪,学会以更轻松的态度接纳自己的不完美。
吴亦君 亦君工作室主任,上海市心理康复协会理事,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亲子博客:http://blog.sina.com.cn/wwuy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