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卖会上,很多拍品都会有一个底价,它是由委托方与拍卖行商定的最低出卖价格。如果场上所出价格低于底价,拍品就宣布流拍。而无底价拍卖是无估价拍卖,拍卖公司对拍卖品不提前设定底价,由竞买人竞相报价,最后由报价最高者购得。以前无底价拍卖多出现民品拍卖中,不过现在越来越多的大型拍卖会上,无底价渐成主角。
虽然有的普通收藏者专门到无底价勇敢出价,可能会被认为“不登大雅之堂”,但真正的行家不会轻视其中的价值。他们知道其中不乏值得“捡漏”的宝贝,广为流传的无底价拍品创出天价的故事并非罕见。无底价拍品实在太海量,数百件地出现,拍卖行未必能够对所有拍品胸有成竹,可能有看走眼的时候,这就成为行家的机会。
当然,在无底价拍品中能捡到宝的功夫并非人人皆有,需要眼光,也需要魄力。对于无底价拍品,不少人首先想到是不是其中存在缺陷,带着种种疑问,还敢于花大价钱购买,与心理素质是否过硬有很大关系。购买无底价的拍品,确实需要较大的魄力。
在艺术品行业可能进入调整期、走向拐点的重要时刻,无底价拍卖承担着延续交易行为、探知市场真实价位的重任。无底价拍卖对于提振收藏家的信心、活跃交易氛围、刺激市场需求,均具有重要的意义。对拍卖行来说,其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为下一季的拍卖发展方向与策略提供依据。
不过专家提醒收藏者、投资者,也要有自我保护意识,因为一掷万金的宝物背后往往有风险,任何一家拍卖行都不能百分之百保证不“漏眼”。在竞拍无底价拍品前,必须具备一定的鉴别能力,小心在竞拍过程中出现的泡沫。“好东西不怕没人抢。不过无论价位高低,买真永远比买贵重要。”一位业内人士说。 方善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