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要看清楚投资的方向,也就是银行拿了你做理财的钱,要去干什么,是买债券,还是借给房地产开发商。与之相应的,风险从低到高,你必须想明白,高风险高回报,这是天道。不要听信理财经理“我们银行理财从来没有亏过”的豪言壮语,有机会去香港中环汇丰银行底楼看看那些扯着标语对着喇叭声嘶力竭的抗议者吧,他们就是亏本蚀利,忍无可忍,才聚拢到这里喊口号的。可字是他们自己签的,鼠标是他们自己按的,密码是他们自己打的,合同也写明了既不保本也不保利,极端情况下可能一分钱都收不回来。你不能分红的时候要捞一票,落难的时候就逃之夭夭。中国的银行千不好,万不好,有一点最好:爱和谐,怕闹事。曾经听说过有八位数的财理成六位数的仁兄,天天跑到涉事银行大堂连哭带闹,打滚撒泼好几天,最终银行派来律师谈判,还了他全部本金的神话。现在神话再要发生,不大可能了,因为扫一眼网银,在售的理财产品,风险基本都是极低到中等,高风险的凤毛麟角。
更不为初级投资者重视的,是起息日与到期日。当你看了一个理财产品的基本面,差不多决定要下手买了,且慢!拿出你的手机,翻开电子日历本,看看哪天起息,哪天到期,到期又是何时到账。一般来说,如果2013年11月20日起息的产品,你必须在前一个工作日,即11月19日17点整前买入。但好的产品,往往提前几天额度就没了,你是否也愿意提前几天买呢?愿意的话,别忘了,提前的这几天,你这笔钱可都是活期利息呀。所以,最好的办法,是让你的理财经理(前提是你要成为这家银行的VIP)为你预约额度,你提前一个工作日买入。但是,预约额度对不少理财产品并不适用,有时甚至要看你那位理财经理的心情或者你们俩星座合不合。
同样,要留心产品到期后资金的到账日。以我常买的中国银行、招商银行、上海银行三家为例,都是当天到账(“十全十美”除外),中国银行是上午9时到10时,上海银行是下午,招商银行基本是17时后。下午就很悬,如果那天是周五,15时前到账,我还可以买个当天计息的“易精灵”,15时后就抓瞎了,要空放周五、周六、周日三天,以10万元本金和保守估计的4.0%年化收益率计算,损失就是32.88元。如果后面跟着的是七天国庆或春节长假,那就更糟糕了。至于招商银行,你就当它是次日到账吧。总之,按照实际支出资金和收到资金的时间,你是能够重新计算年化收益率的。
要说理财产品的花样经,其实还有很多,这里只是些最常见的皮毛。更深的经验,还要从实际操作中汲取。总之,平时对理财产品市场多加注意,一段时期内,盯住几家表现超群的优质银行;根据家庭和个人的实际需要,合理分配资金的额度与投资周期,综合考虑流通性、风险评级和产品间的衔接;多加比较演算(高考真的不能没有数学!),相信你很快就会搞透这部花样经。绩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