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小时候,猪下水很便宜,母亲经常买一些回来。她是一个聪慧的主妇,能将怪味熏鼻的猪下水收拾得非常干净。洗好的猪下水放入锅中,加水,大火煮沸小火慢慢炖一到两个小时。开锅后,捞出猪杂切碎,放点香菜浇上汤,一碗鲜浓味美的杂碎汤便烧好了。
长大后因为学业离开家乡,很多年没有机会再喝那样的汤,直到结婚生子有了自己的厨房,我开始惦念母亲做的猪杂汤,也想像她那样,为家人煮一锅爱意浓浓的美味汤。
猪杂汤,讲究一个“鲜”字,必须早早去菜市场挑选新鲜的猪肺、猪心、猪肚、猪舌、猪肠、猪肝。回来用面粉裹着洗干净,母亲说过,面粉不仅能带走水洗不掉的细小污垢,还有助减轻肉腥味。猪杂正式煮之前,还需要用沸水焯一遍,这样是为了去掉血沫。猪杂汤里不必放香叶大茴什么的,只要一块姜就可以,没有旁味遮掩,汤喝起来口感才会更纯正浓郁。
没一会儿,香气满屋袅绕。揭开锅盖,乳白色的汤翻滚着猪杂咕嘟咕嘟,放几朵圆蘑菇进去味道会更好。我拿出三个大碗一字摆开,放入香菜、葱末和盐,滴入芝麻油,将切好的猪杂加进去,舀上汤,三碗香气扑鼻的猪杂汤就成了!喝猪杂汤,若再就着带芝麻的烧饼吃,真是绝妙搭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