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盟杭州市委会呼吁,公办养老机构需“正确定位、公平入住”。
声音公办养老院应类似保障房
“公办养老机构,应该是解决‘三无人员’、‘五保老人’等特殊困难老人的养老问题,公办养老机构的宗旨是‘保基本’,从某种意思上说有点类似于住房中的保障房。”
民盟杭州市委会认为,政府应该制定严格的评估标准,保障经济困难老人入住公办养老机构。政府的首要责任是“重保障,补不足”,补贴养老的钱应该优先用于低收入人群,而且补贴应该分等级,对入住公办养老机构的老年人进行综合评估,从而确定入住公办养老机构的资格,及所需支付的费用,以保证政府的养老资源科学合理配置。
现状公办养老院“一床难求”
对此,记者采访了杭州市第三福利院党支部汪书记。汪书记介绍,第三福利院有2000个床位,现在已有2800多老人预约报名。“到底谁能住?我们正在评估,请第三方打分,分四个方面:认知、身体状况、现有居住环境、收入状况。”
问及大家关心的收费问题,汪书记透露,“收费还没定,这个需要市政府来定,定价应该不会像市福利中心那样低廉,因为这里条件好多了,人均有45平方米,但考虑到多方因素,价格估计也不会太高。”
相比之下,民办养老院床位费高了许多。
杭州海华幸福家园是一个新办的民办养老服务中心,准备明年元旦开园。设有多种房型,每个床位均装有智能呼叫系统,配有24小时热水、电视、冷暖空调、淋浴房等生活设施。医疗服务中心设置全科、中医科、针灸推拿科、心电图室等,属于中高档养老机构。
“我们有200张床位,现在报名预约50多人。”该园负责人告诉记者,“有的老人打电话来,一听说我们是民办的,就挂电话了。一些公办养老机构,只要1500元一个床位,包括了床位费、护理费等,而随着人力成本的提高,我们民办养老机构,没有3000元一个床是无法维持的。”
建议公办用于“保基本”
民盟杭州市委会提的建议一针见血,“政府大量补贴、质优价低的公办养老机构,使得绝大多数老年人认为现在的民办养老机构收费太高、服务质量太低,造成民办养老机构‘一人难求’现象,这大大遏制了养老市场正常发育和市场机制有效发挥,打压了民办养老机构的成长空间与发展活力。”
对于杭州市第三福利院运作模式,民盟杭州市委会提出建议:
一是完全按照公办养老机构运作,2000张床位满足“三无人员”、“五保老人”等特殊困难老人入住,但必须做到信息完全透明,经得起社会监督。
二是经权威部门评估后,直接交给民间组织或机构等社会力量去进行市场化管理运作,租金可以低于商业用房。完全按市场化运作,享受政府一切相关的优惠政策。
三是要么完全公办“保基本”运作,要么完全民营市场化运作,防止体制不清的“国有民办”运作。
如何确保公办养老机构入住公平性,民盟杭州市委会也提出建议:公办养老机构按照市场建设、市场运作的方式,计算完全成本,并向入住老人收取。同时,政府建立起老人入住养老机构补贴制度,按照不同老人的类型给予不同的补贴,以最困难老人为政府“兜底”标准,进行分级优惠。 欧艳萍 魏皓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