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 如何消除孩子的自卑感
■ 如何变孩子的缺点为优点
【对策与探讨】
齐齐哈尔路第一小学张敏老师认为,家长应该引导孩子发现自身闪光点,并帮助他将这个闪光点放大,最终闪耀出光芒。
让他有机会展示才华
▲ 让爱好变成特长
网帖贡献的一招是“让孩子做一些容易做的事情”,而张敏建议家长可以让孩子选择自己有兴趣并擅长的某一方面知识学习,如乐器、书法绘画,舞蹈、摄影发明制作等。当这个爱好变成特长时,孩子自然有了在众人面前展示自己的勇气和底气,从而重新认识自己。
▲ 创造展示才能的机会
家长和老师要及时给孩子施展自己长处的机会,从同伴的肯定和欣赏中收获信心。张敏教过一个不善言辞,但作文写得非常好的女孩。张敏在课后和女孩谈心:“老师觉得你将来可以做一名记者,因为你总能看见别人看不到的地方,而且语言幽默有趣。”当女孩回家大声地告诉妈妈自己有了第一个人生梦想时,妈妈又惊又喜。
▲ 网帖建议:“用高目标树立孩子的信心”
张敏用实例说明这不妨一试。她与家长沟通,联手鼓励一个性格柔弱的男孩竞选大队长。男孩憋足劲,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不再动辄就掉眼泪,竞选现场还演唱了一首英文歌,赢得了极高的人气,并为自己感到骄傲。
分清是缺点还是个性
有的孩子天生爱说爱闹,有的孩子天生文静乖巧。在爱菊小学美术老师杨海珍看来,除了不讲卫生、不懂礼貌、粗心大意这种坏习惯一定要改掉外,家长和老师不要匆忙将孩子身上的某一个特点视作他的“缺点”。花些心思,很有可能就此发掘出孩子的个性特长。
身为一个22岁大男生的妈妈,杨老师对此颇有感触。儿子爱说话,每天放学路上,杨老师就让他说说今天的学校趣事,为当天的日记积累了很多素材,学习也效率不知不觉提高了。
宽容对待“特殊才能”
杨老师认为,换个角度看,孩子一些不同寻常的举动,可能就是他的长处所在。她曾经教过一个男孩,别的孩子听话地用勾线笔和颜料画画,他偏偏喜欢鼓捣胶水、剪刀等奇怪的“画笔”。杨老师观察后发现,这个聪明孩子在科技发明上很有想法。于是,她允许这个孩子用自己的方法完成作业,但不可以马虎,要讲出道理。她也经常给孩子“开小灶”,帮他实现天马行空的念头。果然,过了几年,孩子用机器人大赛的优异成绩,证明了他优异的创造力。
本报记者 陆梓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