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4:评论·随笔
     
本版列表新闻
今日论语~~~
今日论语~~~
今日论语~~~
今日论语~~~
今日论语~~~
今日论语~~~
     
2013年12月25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今日论语
破解老大难,维护“民告官”
李妍
  李妍

   “民不与官斗”,这是中国的古训。它其实是说,在缺乏法治保障和公民权利救济的社会,民是不敢与官斗的,因为每斗必输。然而,23日提请全国人大审议的行政诉讼法修正案草案却与古训“反其道而行之”,不仅不提倡在“民告官”的问题上老百姓“忍”字当头,还要进一步保护“民告官”的权利。

  此次行政诉讼法大修,涉及的修正案草案共有51条,包括保障当事人诉讼权利、扩大行政诉讼受案范围、完善管辖制度、政府不执行判决的责任认定等方方面面,就是为了解决行政诉讼中“立案难、审理难、执行难”等问题。

  这符合社会的深度期待。在现代法治社会中,监督约束行政权力、保护公民权益、维护法律尊严是题中应有之义,“民告官”因此成为一项必须去保障的权利。但是,本为救济“民告官”权利的行政诉讼法,在经过23年运行后,已因迟滞而不堪重负,很多时候难以承载权利救济和社会治理的功能。立案难、审理难、执行难,横亘在“民告官”面前,有些时候,受理门槛被随意提高,审理过程、判决结果受到行政干扰,即便老百姓胜诉了,也难以得到执行。

  “民告官”的现实困境,伤害了社会公正,也让许多“民告官”纠纷不得不进入信访渠道,制造了“信访不信法”的不正常局面,甚至造成“小不斗酿成大斗”的社会问题。这些情况都决定了,在新一轮司法体制改革的背景下,行诉法需要重新梳理,以建立起解决官民矛盾的正常机制,化解“民告官”的困境。

  这次修法,正回应了这种诉求。公民的行政诉讼权得到了更多保障,行政诉讼“立案难、审理难、执行难”这三个老大难问题,也有望从制度上得到破解。同时,此次修正案草案中修改亮点颇多,涉及条款颇巨,这些,都意味着这部法律不只是在做细枝末节的修补调整,而是全面、系统地在动大手术。这为提高审判效率和质量、增强司法公信力提供了坚强的制度保障。

  当然,法律修改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很多时候也很难一步到位。比如,针对扩大行政诉讼受案范围这一点,有学界人士就认为,不管再怎么多地列举可诉行为,也难免出现遗漏,这时就不如只列举不可诉行为。类似引发学界探讨争论的问题还有不少,这其实是在呼吁,修法要真正打破制度瓶颈,还应具有前瞻意识,以充分回应民众期待。同时,一部良法要真正在实践环节发力,还必须破除外界尤其是行政的干扰。这虽然是行诉法之外需要探讨的问题,但也是让“民告官”不再难的重要前提。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评论·随笔
   第A05版:焦点
   第A06版:广告
   第A07版:综合新闻
   第A08版:广告
   第A09版:综合新闻
   第A10版:科教卫新闻
   第A11版:社会新闻
   第A12版:法治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广告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体育新闻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广告
   第A22版:广告
   第A23版:财经新闻
   第A24版:广告
   第A25版:长三角
   第A26版:社会·生活/长三角
   第A27版:长三角/文化·旅游
   第A28版:夜光杯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六一健康·专版
   第A31版:阅读/连载
   第A32版:广告
   第B01版:教育周刊
   第B02版:每周聚焦/教育周刊
   第B03版:每周聚焦/教育周刊
   第B04版:校园内外/教育周刊
   第B05版:教育周刊/校园内外
   第B06版:早教沙龙/校园内外
   第B07版:人才周刊
   第B08版:广告
   第B09版:汽车周刊
   第B10版:车界车市/汽车周刊
   第B11版:汽车周刊汽车资讯
   第B12版:汽车资讯/汽车周刊
   第B13版:汽车周刊/汽车资讯
   第B14版:汽车资讯/汽车周刊
   第B15版:汽车周刊/年度评选
   第B16版:年度评选/汽车周刊
破解老大难,维护“民告官”
圣诞幽默及其他
囫囵吞博物馆
抓住“退单潮”中的转型契机
潮涌
文学的撤退
新民晚报评论·随笔A04破解老大难,维护“民告官” 2013-12-25 2 2013年12月25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