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6月,我们在晋西北地区实习,任务是通过地质填图、矿产调查和综合分析,阐明该地区的基本地质特征。
当时两人一组,每天穿越几十公里地质路线。第一天,穿着新发的登山鞋,天黑回到驻地,脱鞋一看,连袜跟都磨没了,脚板打了几个血泡。干脆把登山鞋扔在招待所,走山路改穿解放鞋。
晋西北交通闭塞,山多地少,物产不丰,百姓生活贫穷简陋。我们到处奔走,居无定所,常住山区百姓家。跳蚤、虱子特别多,晚上把内衣、外衣挂在土墙上,光身钻进灰蒙蒙的被单里,让这些小虫尽情爬、咬。好在白天十分劳累,一觉睡到天明。
伙食更是简陋。即使在县城小饭馆,也只能买到“黑面包(荞麦面馒头)”、辣椒炒土豆丝和白菜汤之类。山西人喜食醋,桌上总有一瓶,免费,有此调料,再简单的菜也能下饭。
1961年7月,在黑龙江西林地区实习,内容是发现矿点,进行槽、井、探工程。林区飞虫极多,大的蚊子如蜻蜓,“小咬”更厉害,经常对我们发起“团队进攻”,你走到哪里,它们追到哪里,吸不到你的血不罢休,真是防不胜防。还有一种叫“草扒子”的扁平小虫,脑壳呈三角形,躲在树叶上,人走过时,随风落到你头发里,不知不觉钻进皮肉,拉都拉不出来。为了防虫,我们上山都戴顶“蚊帽”。
翻开当年日记,依稀看到一群年轻人,背负行囊,手执地质锤,日复一日在山间奔波。我在幼稚的诗里写道:风,你使劲吹吧,雨,你尽情下吧!老鹰飞不过的高山,野兔钻不进的密林,都未挡住我们的脚步,你们,怎能阻拦地质尖兵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