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11: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4年01月13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雍正才是壶艺大师
黄栋华
宜兴窑柿蒂纹扁圆壶
  黄栋华

  中国的紫砂壶,从明代正式定型,到今天的500多年中,没有一个朝代的把玩,从广度和深度超过今天的“热度”。今天的紫砂壶玩家,手捧名壶,言必顾景舟,而且前三年顾景舟与吴湖帆在1945年合作的石瓢紫砂壶,在佳德拍出了1000余万人民币的“天价”。这一拍卖更使玩家对顾景舟的壶,犹如吃了“鸦片”般兴奋,而且千方百计要去古玩市场“捡漏”,梦想自己成为千万富翁。在顾景舟壶的带动下,这几年紫砂壶的价格一路“高歌猛进”,达到历史的峰值。

  从整个中国的古玩和艺术品市场看,上品位的,达到把玩收藏级的紫砂壶,基本没有受到经济大环境的影响。即将过去的2013年,从江苏省工艺大师中高级职称的作品分析,价位在3万元至5万左右的壶,已成为市场的“抢手货”。面对这样一个理性的市场,笔者在半年前,与故宫博物院副院长王亚民、故宫出版社副总编辑陈连营,突然产生了共鸣,从故宫院藏的200余把紫砂壶中,挑选一批经典的紫砂壶,进行仿制,与今天当代的紫砂壶,进行“历史”的对话,找到紫砂壶的历史脉络。为此,王亚民副院长建议鸿运斋,把仿制的重点放在雍正的作品上。因为雍正皇帝,在康、雍、乾,清三代艺术顶峰的年代,雍正的艺术鉴赏水平是最高的。他收进宫中的紫砂壶,全是光素器,不刻一个字,更不允许制壶工匠在壶上留下名印,也不打皇帝年号印。

  柿蒂纹扁圆壶、端把壶、圆壶、扁圆壶是雍正旧藏的作品,这四把光素器,拿在手上仔细抚摸把玩,壶做得严丝合缝,器型看着舒眼,抚摸壶体非常上手。从视觉上看,更是有种不可言语的精、气、神,冲你眼睛而来。总之,雍正的紫砂壶,在素雅中凝聚了制壶工匠高超的手艺。这些看似简单的紫砂壶,即体现了最高的制壶水平,尤其是器型的把握,做到了点、线、面的黄金分割,似乎多一点泥是过,少一点泥也是不到位。笔者感悟到,在光素器紫砂中,雍正是一座不可逾越的高峰,即使被今人称为泰斗级的顾景舟,他这一路光素器作品,也不过是雍正年代的“再现”,在技术上还没超越“雍正年代”。如顾景舟的上心桥、提壁壶、掇只壶等光壶,也不刻一字、画,而是以壶的精、气、神征服人。这样的壶艺特点,恰是雍正在200多年前对工匠制定的标准。所以,顾景舟在制壶的工艺上,只是达到了雍正年代的标准,远非超越。

  顾景舟曾对今天制壶,借用各种工具以及模具时感慨道,随着技术的发展,今天制壶已借用各种工具,可把壶做得更好、更精致,这没有什么不好。而200多年前的雍正年代,做壶主要靠纯手工艺,雍正年代的宜兴工匠能把壶做得如此精致,真可谓已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制壶工艺。要说紫砂制壶大师,雍正皇帝是第一人。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综合新闻
   第A03版:焦点
   第A04版:评论·随笔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广告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广告
   第A09版:民生新闻
   第A10版:特稿
   第A11版:中国新闻
   第A12版:国际新闻
   第A13版:文娱新闻
   第A14版:文娱新闻
   第A15版:体育新闻
   第A16版:财经新闻
   第B01版:康健园
   第B02版:养生/康健园
   第B03版:康健园/保健
   第B04版:康复/康健园
   第B05版:康健园/心理·调查
   第B06版:运动汇
   第B07版:运动汇/热点聚焦
   第B08版:焦点赛事/运动汇
   第B09版:专版
   第B10版:夜光杯
   第B11版:夜光杯
   第B12版:阅读/连载
   第B13版:民生上海
   第B14版:民生上海
   第B15版:民生上海
   第B16版:民生上海
穿T恤听古典音乐
雍正才是壶艺大师
老阿姨
关于大熊猫的丁点趣想
今宵灯谜
提笔忘字与中文热
窗帘情结
新民晚报夜光杯B11雍正才是壶艺大师 2014-01-13 2 2014年01月13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