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4月20日,四川雅安市芦山县发生了7.0级地震,雅安碧峰峡中国大熊猫保护基地距震中仅几十公里路。据报道,地震发生时,受到惊吓的大熊猫们有的发呆,有的爬到了树上久久不肯下来,有的则跑到了自以为安全的地方。其中有报道说,据监控录像观察,有一对大熊猫在地震发生的前后完成了交配。我顿时感到惊讶、好奇、将信将疑。
我会对这条消息格外关注,全因为我联想起了有一次,因创作一部关于大熊猫的儿童剧去雅安碧峰峡中国大熊猫保护基地采访听到的事。
在基地,工作人员告诉我,2008年12月,赠送台湾的两只大熊猫“团团”、“圆圆”就是从雅安碧峰峡基地装车启运的。工作人员说,在台湾,熊猫叫做猫熊。关于这个问题,其中一个说法是:上世纪四十年代,重庆举办了一个动物标本展览,当时展品的标牌上分别用中英文写着“猫熊”的学名,由于那时中文习惯的读法是从右至左,有个粗心的记者把“猫熊”读成了“熊猫”,以后就约定俗成了。
雅安是中国著名的大熊猫的故乡,19世纪后期,西方的传教士在雅安宝兴地区发现了大熊猫,从此大熊猫为世界所知。目前碧峰峡中国大熊猫保护基地有六十多只大熊猫,近一半是当年汶川大地震后,从卧龙自然保护区转移来的。
采访的那天,我坐在大熊猫的圈舍外,几乎花了半天的时间,细细观察着大熊猫的一举一动。当时我就在脑海里构思出了这个儿童剧的歌词了:我们是可爱的熊猫小宝宝,圆圆的眼睛圆圆的腰,翻个跟头摇三摇,屁股翘得高又高,滚过来,滚过去,滚来滚去滚到一块了。噢——我们是快乐的熊猫小宝宝。
当我把这个歌词念给被采访的工作人员听时,他笑了,笑得有些意味深长。在我的一再“请教”下,他说出了原委:“按人类看来,大熊猫有最大的不快乐,譬如它们对男欢女爱没有太大的兴趣,每年发情的时间较短,且因为后腿力量不够,交配的质量也不高,不容易受孕,这一切或许都是因为这一物种退化而产生的结果。”
那么怎么来解决这一问题呢?工作人员也想尽了办法,譬如给大熊猫们增加食物的营养,它们不仅啃竹子,也喝牛奶,还吃被拌进各种营养成分的“窝窝头”,以此增强它们的体质,提高它们的生存能力,当然包括交配能力。为了培养它们的“性”趣,工作人员还让情侣大熊猫时分时合,让他们产生“小别胜新婚”的感觉。还有一招是让大熊猫情侣看熊猫A片,究竟有没有作用,至少当时我没有获得确切的说法。采访结束在回成都的路上,有一个问题一直在我脑海中萦绕:大熊猫们到底快乐吗?
及至如上读到了大熊猫在地震发生的前后完成了交配的报道后,我终于有些释然:这个世界总会产生一些奇迹,在那一刻,这一对大熊猫有了真正的、全面的快乐;而我们人类在见证这一奇迹时也很快乐,因为他们对大熊猫艰难的繁衍多了一份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