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与资金达数千亿元
中投保基金统计显示, 1月6日至10日一周内,证券市场交易结算资金银证转账增加额为3029亿元,减少额为1999亿元,净变动额为1030亿元。这是自2012年7月有统计数据以来,首次突破千亿元大关。
分析认为,尽管年初、月初出现保证金回流是正常现象,但对比过去一年的数据发现,今年1月以来的资金涌入力度并不寻常。在其他市场消息面均较为平静的情况下,保证金数据出现异常波动,最有可能的就是“打新”资金集中涌入。统计数据似乎也印证了这样的观点:IPO重启后首批发行的两只新股网上冻结资金就达1245亿元,大大超出业内人士此前预期。如果考虑到申购资金需冻结一段时间的因素,预计实际参与“打新”的资金规模或在4000亿元至5000亿元。
除了散户入场打新热情高涨外,机构争抢新股“唐僧肉”的资金也多。如我武生物收到499家网下投资者的初步询价报价信息;新宝股份网下初步询价申购的投资者为481家,申购总量达778650万股。
对打新收益充满期待
散户与机构打新热情高涨与二级市场低迷形成了强烈反差。那么,在近来二级市场不断创出新低的背景下,市场资金何以如此青睐新股?在专业“打新”资金看来,选择在上市首日抛出新股,打新股总体上可获取较高收益。而上一次新股发行重启时上市的5只新股(万马电缆、桂林三金、友阿股份、四川成渝和中国建筑),首日涨幅分别为125.48%、81.87%、93.56%、202.78%和56.22%,似乎佐证了“新股不败”的观点。
而有机构近日一项 “全年打新收益达到多少才有吸引力”的调查中,选择超过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5%、5%至7%、7%至10%的投票,占比分别为6.82%、39.48%、2.61%、7.32%,而选择10%至15%、15%至20%、20%以上的投票,占比分别为15.49%、10.27%和18.01%,更显示了市场资金对打新股上市后的收益充满期待。
“新股不败”并非神话
然而,打新真的就没风险吗?显然不是,“新股不败”并非神话。分析认为,新股发行审批即将在3月恢复正常节奏,大量公司等待上市,价格必将走低,“打新”风险将陆续暴露,盲目跟风打新,可能将自身置于风险之地,付出真金白银的代价。2011年和2012年的“破发潮”就是最好的例证,在那两年上市新股首日破发率分别达27.3%、26.4%,437只新股中首日破发最严重的跌幅达到26.33%。更为重要的一点是,在新一轮的新股发行体制改革力度较大的背景下,打新规则也较以往有了很大变化。因此,投资者还是应该在仔细研究新规则的基础上,理性参与新股认购。
业内人士指出,未来还将有许多新股面市,投资者一定要充分认识到打新所存在的风险,要以价值投资理念做出是否参与新股申购的决策。同时,投资者参与新股申购前应结合公司所处行业特点和发展趋势、经营业绩、发展前景以及潜在风险、机构研究报告等作出合理的价值判断,避免跟风、盲目参与新股申购。切记:打新并非包赚不赔,盲目打新更是风险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