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4年由萨拉热窝事件引爆的耗时4年多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令文明崩溃、人类受难。身处于这个时代的雷迈克斯,对将人民推向灾难的列强及战争对人性的摧残极为厌恶和伤感。他在报纸、宣传品及明信片等载体上,用画笔“传唱”出了欧洲最泣惨的“人性悲歌”。他的画鲜明地表明,漫画不一定都是搞笑,它是讽刺甚至可以是“凶狠的”、“愤恨的”。所以他通常总用一种阴冷灰暗的色调来塑造形象,表现战争,创作出了“基督教在20世纪后”“寡妇”等一大批画作。他的画另一特点是尖锐批判德国,将其喻为是“豺狼”并且视威廉二世为“撒旦盟友”。在1917年他的题为《文明的顶峰》7卷画集中,出版公司的序言指出:“灰色而中立的荷兰,有位战士用矛刺穿了德国的自尊和优势,这位战士就是路易斯·雷迈克斯”。值得一提的是,他的画不仅以18种语言、在欧美近千种报刊上与民众见面,还作为传播利器印在烟盒上,最后送达德军士兵手里,这似乎也是“战争宣传”的极好案例。
雷迈克斯的人生经历也颇有曲折。一战时期荷兰执行中立政策,雷迈克斯却鲜明地支持“协约国”英法俄而反对“同盟国”德奥意,他的画被指“破坏荷兰中立政策,危害国家安全”,因而不少作品被荷兰政府没收。1915年,他被法院传讯,尽管陪审团最后判他无罪,认为“他有权表达自己的观点”,但年底,他还是不得不出走于英国,开始近40年的流浪生涯。1917年雷迈克斯到访美国时,成为了“受欢迎的客人”并会晤了威尔逊及罗斯福。因荷兰女皇允许,1953年时雷迈克斯才总算返回故里鲁尔蒙德市,成为“荣誉市民”直至去世。
今年是一战爆发100年,鲁尔蒙德市的雷迈克斯基金会最近联手比利时林堡博物馆,汇集胡佛档案馆、雷迈克斯后裔及收藏机构等提供的图文材料,推出了雷迈克斯的纪念文集并还准备适时举办画展,以纪念这位离世近60年的漫画战士。
金建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