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7:上海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上海首次大规模军地联合处置核化生医学救援演习直击
~~~——上海首次大规模军地联合处置核化生医学救援演习直击
~~~——上海首次大规模军地联合处置核化生医学救援演习直击
~~~——上海首次大规模军地联合处置核化生医学救援演习直击
~~~——上海首次大规模军地联合处置核化生医学救援演习直击
     
2014年04月11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轨交模拟战”磨砺卫勤“尖刀”
——上海首次大规模军地联合处置核化生医学救援演习直击
▲ 救援人员正在用仪器检测“伤员”辐射值 本报记者 陈梦泽 摄
  时间

  上午10时演习开始

  中午12时演习结束

  地点

  轨交10号线

  新江湾城站

  参与人数

  600余人

  覆盖科目

  核化生伤员检伤分类、现场急救、联合后送、院内治疗等

  上海新江湾城,碧水蓝天,春暖花开。

  今天上午10时,突然几声巨响,划破了这份宁静。轨交10号线新江湾城站7号出口黄烟滚滚,霎时间慌乱的人群纷纷跑出、四散、惊叫……

  5分钟后,警车、消防车、急救车、核化生侦测车、野战医疗车等军地救援力量先后抵达现场;8分钟架设起门式辐射监测站、洗消站、内污染检测站等场所;10分钟完成无线组网与新型卫勤保障信息系统的运行……

  这是第二军医大学联合上海市针对核化生(核辐射、化学、生物)恐怖袭击展开医学救援的演习场景。

  轨交站遭遇“化学袭击”

  “报告指挥部,轨交站内有严重的放射性污染。通过现场采样、检测分析,确定放射性物质是碘-131。”由第二军医大学“三防”医学救援队与上海市民防局联合组成的侦检小组发回消息。

  “现场总指挥,轨交站内为重污染区,建议对周边1000米区域封控,并对沾染人员进行收拢……”在核化生事件危害评估系统的辅助下,专家组集体迅速作出评估。

  10时7分,“砰砰……”“恐怖分子”在轨交站6号出口附近发动化学袭击,顿时白烟四起,不少“行人”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此时记者注意到,交警已控制现场所有路口,伤员陆续被民警及消防队员送到检伤分类场。

  “这是上海市首次大规模军地联合处置城市核化生事件的应急医学救援演习。”演习办公室负责人、二军大“三防”医学救援队队长刘斌说。

  按照“军地协调、需求对接、资源共享、训用一致”的原则,包括该校一支“三防”医学救援队、一支国家级医疗救援队、一支专科手术队,以及当地卫计委、环保局等部门在内的多支力量投入演习,总人数达600余人,整个演习覆盖核化生伤员检伤分类、现场急救、联合后送、院内治疗等9个科目。

  对于此次演习的目的,演习总指挥、第二军医大学孙颖浩校长告诉记者:“我们要在近似实战环境中,锻炼培养联合意识,探索军地协同开展城市核化生事件应急医学救援的机制,不断提高处置该类事件的应急救援能力。” 

  采样车、电子腕带上阵

  10时25分。“已确认白烟是化学战剂沙林毒气,赶快给伤员注射抗神经性毒剂急救注射液。”指挥部向专科手术队发出命令。

  此时,一辆白色卡车引起记者兴趣,一打听,原来是二军大自行研制的移动式P3(三级安全防护)生物采样侦检车。10时50分,该车向指挥部确认送检的白色粉末是高致死率的炭疽杆菌,整个侦检过程仅用45分钟。

  核化生事件发生1小时后,根据突发事件伤员分类救治信息系统提供的数据显示,已收治核伤员30名、生物伤员24名、化学伤员28名。“蓝色代表核伤员,黑色代表生物伤员,黄色代表化学伤员。”参演成员、该系统开发者刘晓荣教授介绍伤员身上的颜色标识,“只要轻轻一扫标识上的条形码或佩戴的电子腕带,就能知道伤员处置、分类及后送信息。数据实时更新,并自动传送至指挥部。”据悉,这是我军首次投入使用该系统,改变了人工手写伤票的传统做法,省时又省力。

  11时10分,军队卫勤优化决策支持系统电脑显示屏上,代表危重伤员的红色曲线持续走高,并发出警报。现场指挥部立即与军事医学科学院、307医院等单位取得联系,通过车载远程视频通讯系统,组织有关专家会诊。

  全员实装全流程演练

  11时35分。“总指挥,我们这有12名生物暴露人员需要院内隔离治疗”、“我院已接收5名重度化学中毒伤员,并送至ICU监护室,需要远程会诊”……先后有现场后送站、长征医院化学伤员收治中心等报告指挥部。据在演习现场的上海市副市长翁铁慧介绍,上海基本建立起核化生反恐医学救援体系,但院前急救相对薄弱,军队卫勤力量恰恰能弥补这一短板。

  中午12时,现场指挥部收到最新信息:第二军医大学“三防”医学救援队完成搜救任务,共救治伤员110人,演习顺利结束。“这次演习不仅课题新颖,而且真枪实战,全员实装、全要素全流程演练,为未来军地联合处置核化生恐怖袭击事件的医学救援提供重要借鉴。”演习领导组组长、二军大陈锦华政委总结道。

  本报记者 施捷

  通讯员 肖鑫 俞治 王泽锋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随笔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社会新闻
   第A09版:社会新闻
   第A10版:新民资讯
   第A11版:中国新闻
   第A12版:国际新闻
   第A13版:国际新闻
   第A14版:文娱新闻
   第A15版:文娱新闻
   第A16版:文娱新闻
   第A17版:体育新闻
   第A18版:体育新闻
   第A19版:财经新闻
   第A20版:艺术家具专版
   第A21版:申城社区
   第A22版:夜光杯
   第A23版:夜光杯
   第A24版:阅读/连载
   第B01版:陆家嘴金融城
   第B02版:封面人物/陆家嘴金融城
   第B03版:陆家嘴金融城/热点解读
   第B04版:自贸之窗/陆家嘴金融城
   第B05版:陆家嘴金融城/创业钱途/城里城外
   第B06版:房产在线/陆家嘴金融城
   第B07版:陆家嘴金融城/公司探营
   第B08版:理念分享/陆家嘴金融城
   第B09版:陆家嘴金融城/股市大势
   第B10版:基金纵横/陆家嘴金融城
   第B11版:陆家嘴金融城/金融天地
   第B12版:彩票世界/陆家嘴金融城
   第B13版:陆家嘴金融城/个人理财
   第B14版:广告
   第B15版:陆家嘴金融城/网上网下
   第B16版:上海花城/陆家嘴金融城
   第C01版:新尚
   第C02版:人物
   第C03版:现场
   第C04版:名表
   第C05版:名表
   第C06版:摩登
   第C07版:秀场
   第C08版:名表
“轨交模拟战”磨砺卫勤“尖刀”
上下班不打卡 做得好拿股权
遇同伴溺水不能手拉手盲目施救
5万多在沪留学生来自186个国家地区
广告
新民晚报上海新闻A07“轨交模拟战”磨砺卫勤“尖刀” 2014-04-11 2 2014年04月11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