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午开始,台湾何创时书法艺术基金会举办的“敬华·古代系列展——明万历书画大展”在沪开幕。
这一批稀少露面的万历年间的名人书画真迹,真实生动地还原出“明朝那些事”,向文化璀璨、大师辈出的时代致敬。
当观众亲眼目暏这场展览,就像拉开一轴万历朝的书法长卷,里面有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天光与云影,纵横交织出万历盛世及缤纷万象。
浪漫书风展情性
本次大展展出明代万历前后的书画作品300余件,分为军事、宗室与大臣、浪漫书风、大师与贵人、戏曲与文学、东林与西学、上海地方名人、佛教、金陵画派、闲赏美学、扇面十一个专题展区。有些作品曾经被多次出版发表,有些甚至是存世孤品,因而非常具有艺术价值或史料价值,展品也以书法居多。
晚明的书法,时代鲜明,书家辈出,以行草书表现出感情,这是中国书法史上其他时代所无法取代的。此次展览,有《明史》所记载的邢侗、张瑞图、董其昌、米万钟四大家。
改朝换代成了力行儒家思想的人生抉择,除展出黄道周与倪元璐的精品外,更有倪元璐朋友诀别托孤的尺牍。王铎与傅山,选择了降清与遗民的人生,其书法展现了巨变下悲愤的宣泄。此外,尚有难得的徐渭尺牍,陈洪绶少见的祭告母亲册页,以及宋曹观黄道周临难诗卷,都可以在艺术之外,体认晚明人情的切身悲哀。
文臣董其昌书画一绝,展览展出《女萝绣石壁五言诗》。此件书迹,首字笔墨较重,后数字笔画较细,自然形成浓淡疏密的对比。字距与行距颇有间隔,形成了布白的疏朗,所以董其昌说的平淡天真,除了气质之外,也包含艺术的营造。
金陵画派与石涛的作品呈现出一股活泼清新的气息,石涛的《江山帆影图》笔墨烂漫,云水树石仿佛不经雕琢而随水墨从笔下涌出,其形简率随性,其笔墨却于疏阔处见精微。
窥得时代风云
据了解,这是明代万历年间的名人书画真迹在沪的首次大型展览,数百幅明代真迹一齐亮相,展品的规格之高,数量之巨令人叹为观止,是近年来首次在上海举办的全方位、多视角展示明万历时期风采的重大书画展览。书作画迹吉光片羽,从中可以窥得一个人的真面貌,一个艺术流派的起落,一个时代的风云。
本次万历书画展里的作者涉及朝野,以身份而论,有宗室贵胄如高唐王朱厚煐,有流亡的朱明后人如石涛、八大山人,有首辅徐阶、张居正、叶向高;有阵前用命的重臣如兵部侍郎杨镐;有明哲保身的文臣董其昌,有忠烈杨廷麟,有高山仰止的大儒黄宗羲、顾炎武;有因艺传人的女画家仇珠、李因、薛素素。
科学家徐光启、医学家李时珍、旅行家徐霞客的墨迹、戏剧家汤显祖、《西游记》作者吴承恩等稀世罕见的墨宝,都汇聚在这场展览上。
《与丰臣秀吉书》是此次展览的重要展品之一(见下图 局部),藏品来自日本。它是当时经略朝鲜军务的钦差杨镐秉承万历皇帝的旨意给日本王丰臣秀吉的一封劝降国书,勒令其安分守己,莫越雷池。不仅是一件珍贵的书法作品,更是一份历史意义重大的军事史料,可洞见万历年间抗倭援朝战争的丰功伟绩,堂堂正正的大国浩然之气跃然纸上。
艺术成就奇异灿烂
“明朝的百姓,浸淫于思想自由、个性解放的氛围中,创造出欣欣向荣、繁华似锦的多元文化,在万历朝达到巅峰。” 何创时书法艺术基金会董事长何国庆反对历史课本说万历政治黑暗、皇帝昏庸,对它抱持遗憾与轻视的态度。不过这些遗世的作品,就能丈量出我们祖先的精神高度,距今400年前,曾有一个何其强盛的王朝帝国。
何国庆认为,中国的土地上曾遍地开花般地孕育出伟大的人物。在这一批的书画作品里,蕴藏着明代万历朝文化的一缕香气、一抹淡墨山水、一首曲子、一段可歌可泣的故事、一场惊心动魄的战役,以及整个帝国的荣耀。
敬华艺术机构董事长孙红敏指出,晚明时期的书坛画苑喷薄出旺盛强烈的生命力,流派纷呈,人才辈出,艺术成就奇异灿烂,一时令人目眩。 本报记者 乐梦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