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9:国家艺术杂志/艺林散页
     
本版列表新闻
     
2014年04月26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书法故事
疏宕秀逸
从容写来
朱关田
■ 刘禹锡 竹枝词(草书) 王伟平 作
  ◆ 朱关田

  百合堂主人王伟平书法出自家学,从小得舅父费席珍先生训导,由《圣教》入手,走的是帖学一路。按费先生喜好字画,尤擅昆曲,友善于吴湖帆、朱复戡、俞振飞诸名家;又为赏鉴庋藏之人,古人书画名迹颇富,时时展玩。小少染习,至老不去,待人接物,以雅为尚,留心翰墨,有胜于侪辈。及长,师从单孝天先生,篆刻之外,摹欧、虞,习《大观》,间攻汉隶,孜孜于此道者垂五十年,自宋明而上,历隋唐,直追魏晋风骨。同时又私淑白蕉,问业谢稚柳,转益多师,渐然贯通,精纯入化,自出机杼。至今人书俱老,以行草与小楷驰誉天下,所刊《王伟平小楷唐诗一百首》与《三字经》好评如潮,遂列入现今海派人物。

  按海派书法大体分作两途:一重在本体,功在点画,如吴淦、徐三庚之辈,坐食砚田,为求者所书,惟敬正是命,其趣、其机、其境、其料四者之具,全为他人。一重在情性,意在自我,如沈曾植、郑孝胥诸人,九龄学书,意在实用,三余游艺,真草为上,及寓沪,虽退隐市井、蛰居陋室,还是心雄天下,不肯以工书终老,满腹牢骚,藉之发洩,即使张榜佣书,亦取之在我,不屑媚世为利所用。前者在技,真草隶篆,四体全能;执使转用,精善是求。后者在道,是为抒情达志,本之于修养。置身既高,发之自远,古人有所谓“思虑同审,志气和平,不激不厉而风规自远”云。或以为沈、郑之奇峭博丽或萧散宏肆,不尽合右军末年之妙,盖以玉辂比椎轮,有乖进化之理。且书法之妙,取诸近身,发之灵台,实在之于情性,无右军之环境,岂有右军之情性?无右军之情性,岂具右军之风规?试问并世写王字者,有几人出之自家真情性!矫情饰修,或描画临写,似是而非,智者不取。

  伟平其生既晚,为后者之再继,得鱼忘筌,以写意为归。小楷细谨,多见秀逸;草书疏宕,大都简朴;正草相间,加减便宜,且轻翰缓笔,从容写来,好一个静字了得。阴惨阳舒,情性流照,这里既有童子功夫,又出晚来修炼,尤其从学潘景澄先生之后,专攻古代书论,涉及文、史、哲诸科,识见一开,学力日进,觉悟既启,品行随之淡定。一旦安详漫悠,必定清心寡欲,烟霞供养无争于世矣!细读其书,多见禅意,庶几如同清窗雅室,好香苦茗,坐对老衲,一片明净。联想到伟平饮食起居,讲究品位;笔墨纸墨,注重精致,玩而赏之,洒脱自我,文人之素雅,先贤之余绪,免却了江湖豪侈与市井粗俗。正是此种情性,使之与吴兄建贤莫逆三十余年而不渝。众所周知,建贤兄与之性格各异,师法亦为二路,然为人与学书,原则一致,有如当年吴昌硕与赵叔孺,不以刚柔见参商,投分契合,亲密无间,非仅止于志同道合者也。建贤兄率直狷介,固值得敬重;伟平兄之宽博胸襟,更令人钦佩。容人乃海派之传统,非情性之平和与逸乐,安得如是之善加传承。

  如今书法张扬个性,又好展示,标异炫奇,名曰创新;图强争胜,是为作秀。返观伟平兄闹中处静,益显其幽。(王伟平书法在华江支路566号上海书画艺术馆展览)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专栏
   第A03版:日军侵华“吉林档案”首次公开·特别报道
   第A04版:日军侵华“吉林档案”首次公开·特别报道
   第A05版:日军侵华“吉林档案”首次公开·特别报道
   第A06版:日军侵华“吉林档案”首次公开·特别报道
   第A07版:广告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新民资讯
   第A10版:国际新闻
   第A11版:文娱圈
   第A12版:人物·动态/文娱圈
   第A13版:文娱圈/观点·评论
   第A14版:新民图视绘
   第A15版:广告
   第A16版:体育新闻
   第B01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B02版:观点/国家艺术杂志
   第B03版:国家艺术杂志/聚焦
   第B04版:国家艺术杂志/展事
   第B05版:国家艺术杂志/展事
   第B06版:人物/国家艺术杂志
   第B07版:国家艺术杂志/趋势
   第B08版:好物/国家艺术杂志
   第B09版:国家艺术杂志/艺林散页
   第B10版:新民拍卖&画廊俱乐部/国家艺术杂志
   第B11版:国家艺术杂志/民间收藏
   第B12版:夜光杯
   第B13版:夜光杯
   第B14版:阅读/连载
   第B15版:新民俱乐部
   第B16版:目击
疏宕秀逸 从容写来
采风成就风采
蔡国华:背着画夹做“旅人”
山水画是他无法舍弃的“恋人”
新民晚报国家艺术杂志/艺林散页B09疏宕秀逸
从容写来
2014-04-26 2 2014年04月26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