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文学 源远流长
自然文学究竟是何等样式?程虹教授2002年6月发表在《外国文学》上的论文《美国当代自然文学作家与中国唐代诗人寒山》开头提到:“美国自然文学是一种别具美国本土特色的当代文学流派,如果追溯它的源流,可远至17世纪。”“从形式上来看,它属于非小说的散文文学,主要以散文、日记等形式出现。从内容上来看,它主要思索人类与自然的关系。简言之,美国自然文学最典型的表达方式是以第一人称为主,以写实的方式来描述作者由文明世界走进荒野中的那种身心的体验。”
《醒来的森林》《遥远的房屋》《心灵的慰藉》《低吟的荒野》这四部作品,被公认为是美国自然文学的经典之作,也是四位作家的代表作,在美国自然文学中颇有影响,并被收入美国的权威性文选及高校文学教材中。这四部作品充分体现出自然文学最重要的特征:地域感。融入自然的作者本人,身在荒野、大海、森林、盐湖等处,静静地描述优美的风景和强烈的内心感受,使人充分领略大自然的多姿多彩和独特魅力,真切感受人与自然相生相伴、融为一体的诗情画意。林地、海滩、荒野及盐湖,人类内心的情感世界与色彩斑斓的自然风景融为一体,使这四部自然文学的经典之作相辅相成。汇集这四部作品的《美国自然文学经典译丛》责编李学军说:“这些作品确实感人,那种人与自然相融相亲的意境令人向往。”
十年研究 成就斐然
《美国自然文学经典译丛》前年出版至今,在全国持续热销。李学军表示,在中共十八大前夕出版《译丛》并非因为作者的特殊身份,而是考虑到学术和市场价值。“译丛”收入的四部美国自然文学的经典之作,也是四位自然文学作家的代表作。李学军昨天在回复本报记者的邮件里提到,《译丛》由程虹教授选目并一人翻译。“程虹教授研究并讲授美国自然文学的课程,由她来选目并翻译一系列自然文学经典作品,那是再合适不过的了。这套书选取的都是经典作品,从不同角度反映了美国自然文学的特点。”
译者程虹从事美国自然文学研究已逾十年。在出版了专著《寻归荒野》(三联书店2000年,2011年修订版)之后,她把精力转向译介美国自然文学的经典作品,从2002年到2011年,她以两三年磨一本的慢工翻译四部作品,辑成“美国自然文学经典译丛”,全面展示自然文学的成就并保持了原作的优雅笔调和细腻风格。正是通过程虹的努力,美国自然文学作家的经典之作才得以以译丛的形式展现在中国读者面前。
《宁静无价》 正在修订
从上世纪80年代起,美国多所大学(包括哈佛、耶鲁、布朗等名校)普遍开设了“自然文学”课程,自然文学作为一个文学流派,开始被承认和接受。这个新的领域,汇集了从18世纪以来对自然情有独钟的作家和作品,很多都是读者今天耳熟能详的:梭罗的《瓦尔登湖》,缪尔的《夏日走过山间》,利奥波德的《沙乡年鉴》……
程虹2001年在三联出版的《寻归荒野》是中国第一部全面介绍自然文学的专著,为中国读者打开了一扇了解自然文学之窗。在《寻归荒野》中,作者以前后几十位自然文学作家为线索,梳理了自然文学的历史、观点、代表人物及代表作品,其中有爱默生、梭罗、惠特曼、利奥波德等大文学家,也有贝斯顿、威廉斯、斯奈德等自然文学领域的“新人”,阅读和了解他们的作品,让读者看到了更美的自然世界,对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充满向往。
上海人民出版社总编辑王为松告诉记者,《宁静无价》里的文章最早发表于《文景》杂志的程虹专栏,是程虹教授发表的自然文学品评文章的结集本。“程虹教授是中国研究英美自然文学的第一人。在此之前,有些学者只是对某件作品进行研究,但没有人对这个文学流派有过整体系统的研究。”《宁静无价》侧重于对英美自然文学作家作品的研究与评论。
《宁静无价》的老版本已全部售完,新版正在修订中。记者了解到,新版《宁静无价》有望在今年上海书展之前上市。王为松认为,“自然文学的研究,跟中国当下对生态文明的关注与重视是非常契合的。”他同时认为,比起美国,中国自然文学作家可能只能追溯到郦道元、徐霞客等,现当代有成就的自然文学作品很少。 本报记者 乐梦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