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第一次,王励勤以非运动员身份,出席世乒赛。角色变了,可内心的感受没变,“来到这里,我依然热血沸腾,仿佛自己仍是国家队一员,肩扛责任。”王励勤感慨道。
做许昕心理按摩师
来世乒赛的首要任务,是帮助许昕调整状态。不再是许昕的陪练和搭档,王励勤每天的工作,是做他的心理按摩师。“我每晚会给他发短信,帮助他调整心态。”王励勤透露,去年全运会团体赛上,上海队输给八一队,给了许昕当头一棒,那段时间他有点消沉。“我告诉他,新的奥运周期,对你很关键,在团体赛中能否担当起责任,抢占有利地位,是相当重要的。”
本次世乒赛前,王励勤还特地赶往封闭训练基地,帮许昕卸包袱,同总教练刘国梁沟通。“上届世乒赛,我和许昕住一屋,还能帮他分担些压力,而现在他要自己承担,所以我尽可能帮帮他。”
王励勤给许昕的建议是:要!“以前,他的‘要’劲还不够。”王励勤解释道,“在遇到困难的时候,比如同对手打平时,他的决心不如张继科和马龙。在有限的训练时间中,他并没有百分之百的投入。”
在王励勤看来,年轻运动员面对复杂的环境,注意力分散较多,娱乐、玩耍,心思太活络。“现在国家队提供的环境非常好,许昕要珍惜自己拥有的一切。运动生涯有限,应该将大部分精力放在乒乓球这项事业上。”
尽管王励勤成了王主任,但许昕仍称呼他“力哥”。“称呼没变,是因为我想让他觉得,我们彼此之间没有距离感,反而更近了。”王励勤说。
反映广大运动员心声
作为国际乒联运动员委员会代表,本次国际乒联代表大会上,王励勤等人提交了运动员进入执委会的议案,很可惜,未能获得2/3的协会代表支持。“我们认为,运动员应当有资格进入执委会,参与到重大提案当中去,这是非常有意义的一件事。毕竟,乒乓球项目的主体是运动员,受改革影响最大的也是运动员,执委会需要听到更多运动员的心声。”
虽然这次没有通过,但王励勤表示,下次会继续提交这份议案,“这需要我们去游说、沟通、灌输思想,我们不会就此放弃。”脱去运动服,王励勤有了更多时间学英语,为的是便于在国际乒联开展工作。谈话间,不乏外国运动员和官员从他身边经过,王励勤用流利的英文,同他们一一交流。
眼下工作挑战更大
王励勤担任上海市乒羽中心主任,已有半年。在他看来,面对的挑战比以往当运动员时更大。“以前,我只要自己打好球就行,现在,我要为上海乒乓全盘考虑。”
王励勤介绍说,前段时间,上海举办了一次青少年比赛,“我发现整体水平比我20多年前刚进上海队时下降了。那时候,我们每个年龄组都有好苗子,而现在的人才少之又少。”比赛第一次分为沪籍和非沪籍两个组别,以便更清晰、全面地调研,“沪籍参赛人少,水平更低。现阶段来看,上海乒乓基础同其他省市相比,有差距,当然,形成这个局面不是一天两天了,改变则需要各部门共同协调。”这是王励勤目前最棘手的工作。
反倒是担任央视体育频道的赛事解说,对他而言,更驾轻就熟,“不需要准备,就把自己看到的感受表达出来。毕竟,我对乒乓球还是很熟悉的。” 特派记者 陶邢莹
(本报东京今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