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磊的两次精准传中、海森两粒进球的爆发,到头来却只能迎来2比2的平局。场上多次出现不利于客队的判罚,而最具争议的一次,则是那张让人看不懂的红牌。
富力队姜宁故意踩踏已经倒地的吴禹寅头部,被罚下场一点不冤。问题是,一番争吵之后,主裁判黄烨军又掏出了第二张红牌。当时,电视里的解说员一遍遍在问:这张红牌是给谁?
富力助教?上来争执的球员?最后的答案却是:伤员吴禹寅。对此,相信所有人的反应都是三个字:看不懂。
赛后记者向上港球员了解到,在富力领队黎兵和球员的抗议下,场边第四官员告诉主裁,吴禹寅倒地后有双脚撑起的“报复性动作”,也应该被罚。但从慢动作回放来看,吴禹寅当时是失去平衡后的自我保护动作,幅度不大,而且根本没踢到人。即便给牌,顶多一张黄牌。
被对手恶意犯规、原本可以人数占优的上港,瞬间失去了这个优势,终被富力的强力外援攻入反超一球。而主裁的那张红牌,实在让人无法理解:判罚标准何在?
实际上,这场比赛上港冤得不是一点点。第15分钟,状态出色的王佳玉就与队友在禁区前打出漂亮的二过一配合,轻巧挑射得分,却被吹罚越位。可从慢镜可以清楚地看到,王佳玉身前至少还有两名富力后卫,一点都不越位;两分钟后,海森形成单刀禁区外被富力门将拉倒,如此明显的红牌动作主裁却只给一张黄牌。
如果一次错判是水平问题尚可原谅,在同一场比赛中出现如此多的重大失误,又说明什么问题?
如果一场比赛的结果由裁判左右,无疑是裁判的耻辱、足球的悲哀。新赛季以来,中超中甲赛场所爆发出的种种裁判问题,应该引起足协的足够重视。反赌扫黑风暴之后,一批老裁判落网,大量年轻裁判被匆促推上前台,能力和经验本就缺乏,而“黑哨”又有抬头之势。不好好治理,之前的不良风气恐将卷土重来,是时候给裁判们念念“紧箍咒”了。
本报记者 关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