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约,我晕得厉害,一躺在床上,向左一翻身就房子转,转到右边就好了。”
在临床上,经常有病患抱怨在某个特殊的体位出现位置性眩晕,视物旋转感,换一个体位,眩晕即好转甚至消失。如果您也有上述的症状,那么您极有可能是得了位置性眩晕。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偏头痛、脑干或小脑损伤等均可出现位置性眩晕。其中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发病率最高,约占位置性眩晕的90%。约占到眩晕/头晕就诊人数的25%。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多,女性患病率大约是男性的两倍。那么,是什么原因引起了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又可采用什么方法治疗?
耳石脱落移位是罪魁祸首
正常平衡功能的维持,需要机体完整的前庭觉,本体觉和视觉,以及它们在中枢神经系统内的整合。任何一处的病变或者功能障碍都将影响人的平衡感。前庭器官就在我们的耳朵里,一个耳朵有三根半规管和两个耳石器(椭圆囊和球囊)。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可分为管结石和嵴帽结石型。管结石是由于椭圆囊内的耳石脱落碎片进入半规管,并可能聚集成团块,当头位改变时会引起内淋巴液流动的畅通性不足,就如同一条小溪,中间有石头,溪水遇到石头时流动受阻一样。嵴帽结石型是由于耳石颗粒粘附在半规管壶腹的嵴帽上,提高了嵴帽对重力作用的敏感度而引起的眩晕。头部外伤,既往内耳病史,偏头痛,骨质疏松以及耳科手术史患者均较易出现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手法复位是有效治疗方法
尽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发病率很高,但它也是一种治愈率很高的疾病。手法复位治疗被认为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一次治疗完全恢复的病人可达50%-70%。它的原理是通过头部位置的调整,让脱落的耳石碎片回到椭圆囊内或使耳石从嵴帽上脱离。依据美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协会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诊疗指南,不推荐常规使用抑制眩晕的药物;除非症状严重,无法体检诊断及治疗的病患,用以暂时的缓解其恶心及呕吐,但不能长期使用。因此,若您出现了位置性眩晕的症状,还请您及时就诊。沪上部分三甲医院引进的耳石复位转椅,专门用于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耳石症)。
(作者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杨军为主任医师;专家门诊:周一上午,周五全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