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测还显示,学生不能保证每天吃3顿饭的比例从2012年度的10.4%下降到2013年度的7.1%,早餐、午餐或晚餐“总吃不饱”的比例有所下降,从2012年度的3.8%至7.0%,下降到2013年度的3.3%至6.6%。男、女生的贫血率比2012年度的16.8%和17.2%分别下降了2.4和1.8个百分点,西部小学男、女生下降最为明显,分别为3.3和3.9个百分点,初中男、女生也下降1.9至2.6个百分点。
不过,校园营养午餐的难点及瓶颈问题,或许还将在一段时间难以彻底根除。如今,本市大部分中小学采用快餐公司配菜送至学校,再由学校食堂进行加工的方式,为学生供应营养午餐,菜谱则由营养师把关。但菜品重复、口味和营养难以统一,始终是困扰学生午餐质量的难题。
格致中学校长张志敏坦言,根据有关规定,学生每餐不能超过12元的标准。在物价上涨的今天,菜品种类难免受到限制。出于健康考虑,营养午餐也不能频繁出现学生喜爱的油炸食品,时间一长,学生没有胃口在所难免。高中生正值生长发育高峰,女生挑食不愿吃、男生吃不饱的情况也时有发生。基于现状,格致中学在午餐用餐方式上做出调整。目前,大约有80%学生吃学校供应的营养午餐,其余学生有的自带饭盒,各年级提供一台微波炉加热;家里住的近的学生则可由家人在中午将饭盒送至校门,统一领取。
“应该说,上海中小学生普遍的营养状况是比较好的,营养午餐可能还是要从色香味上多做些改善。”上海师范大学体育学院院长沈建华教授说,她在美国、日本专门考察并尝试过学生的午餐,没有看到有学生剩饭剩菜的,而我们这里的学生浪费现象比较严重,有的孩子吃了三分之一就倒掉了。“从国外的经验来看,他们会把饭菜做得让孩子们特别喜欢,而且主要是控制热量,这项工作会有专门的营养师负责,这恰是我们所缺乏的。另外,正是由于学校午餐不可口,有的孩子一放学便直奔油炸食品摊,或晚餐时猛吃,这也是导致现在孩子肥胖增多的一大原因。因此,孩子身体素质的改变,提高学校午餐质量,也是一项很关键的工作。”沈教授说。
本报记者 王蔚 陆梓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