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6:校园通讯/新民教育
     
本版列表新闻
     
2014年05月28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校园“创新”无处不在
陈乐 夏荔
  “创新”是如今出现在校园里一个频率非常高的词,既代表了首创前所未有的新事物,也包括将已有的东西予以重新组合、引入产生新的效益。本期新民晚报教育工作室带您走进上海两所公办小学,一起感受他们带来的从创新教育模式到创新课程的两种不同创新理念。

  上海市闸北区彭浦新村第一小学 科研主任 张玲玲:以传统开拓创新 培养孩子知礼感恩 

  我校深入中华传统文化汲取精华,结合现代教学创造出一套具有传承性、充满深厚文化底蕴的教育模式,以《弟子规》品读、践行为核心理念,教育孩子学会感恩。

  将《弟子规》提示语录取代平常的“铃声”,时时提醒孩子养成良好学习和言行习惯;结合《弟子规》理念开展生活技能类专题活动,让孩子学会换位思考,为他人着想;一年级“小君子”行动号召小朋友从入学开始,便能知“礼”明“礼”;覆盖全校师生的“感恩卡行动”,呼吁大家识恩、感恩,见贤思齐……三年来,学生通过各种品践活动,学会了感恩父母和他人。学校教育在传统中不断开拓创新,用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滋养学生全面发展。

  曲阳第四小学 副校长 俞济:“421工程”助学生“手脑相长”

  本校“基于数字化环境的教学变革”,结合地域和生源优势,在“科技坊”校本课程建设基础上,继续深化学校科技教育,构建了“科技坊”课程建设板块、“梦幻列车”科普宣传板块、“中华古船”文化传承板块以及“机器人”和“小发明”活动竞赛板块。这四大板块结合学校科技教育的硬环境和软环境建设,学校科技教育与一组社会科技资源的整合,组成学校"421"小学科技教育实践项目。

  该实践项目把现代信息技术融入校园课内课外,以“开放”和“虚实融合”的模式,打破校园围墙,把课堂变成一个开放性、长期性、互动强的“学习群”,把课外活动变成现实虚拟展示互动的场坊,学生从中提升了科技创新能力,实现“手脑相长、健康向上”。

  陈乐 夏荔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随笔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广告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社会新闻
   第A09版:社会新闻
   第A10版:新民资讯
   第A11版:特别报道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广告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文娱新闻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体育新闻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财经新闻
   第A23版:财经新闻
   第A24版:新民健康
   第A25版:新民健康/时令
   第A26版:医技/新民健康
   第A27版:新民健康/专版
   第A28版:热点/新民健康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夜光杯
   第A31版:阅读/连载
   第A32版:上海新城区
   第B01版:新民教育
   第B02版:招生培训/新民教育
   第B03版:新民教育/升学指导
   第B04版:教育万象/新民教育
   第B05版:教育万象/新民教育
   第B06版:校园通讯/新民教育
   第B07版:新民教育/专版
   第B08版:教育万象/新民教育
   第B09版:新民教育/新民咖啡馆
   第B10版:广告
   第B11版:广告
   第B12版:汽车周刊
   第B13版:汽车周刊/车界车市
   第B14版:车界车市/汽车周刊
   第B15版:汽车周刊/汽车资讯
   第B16版:汽车资讯/汽车周刊
全员嘉年华,科技魅力尽展现
诗文伴我成长 经典浸润人生
校园“创新”无处不在
广告
二维码扫描
新民晚报校园通讯/新民教育B06校园“创新”无处不在 2014-05-28 2 2014年05月28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