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St panda”熊猫展中的“大熊猫”由毛竹的边角料制作而成,旨在唤起人们重视环境保护,它们的亮相,为静安嘉里中心的公共广场赚足了人气,但它们的出身遭到了质疑。世界自然基金会在官网上表示,为传递保护野生大熊猫的环保理念,于2008年起,由法国艺术家Paulo Grangeon与其合作,在法国、荷兰、意大利等巡展1600只纸熊猫,版权受到知识产权的保护,世界自然基金会中国对外联络工作人员认为,这次上海的熊猫展与其1600只纸熊猫展览在外形上十分相似。而“1600熊猫游香港·创意 X 保育”巡回展即将在香港拉开帷幕,1600只熊猫将会在全港超过10个著名地标巡游,并在PMQ元创方持续展出一个月,香港展策展人林树鑫称:“对我们艺术家来说,就是要搞清楚,以免让观众误会,认为展览已经在上海举行过。至于侵权问题,要交给世界自然基金会去处理。”对此,发起上海熊猫展的鼎意达实业有限公司回应,他们举办的是有关濒危动物保护的公益巡展,其合伙人在接受电视新闻采访时说:“我们是请设计师重新设计了形象,材质与1600纸熊猫也是不同的,我们的材质是竹炭纤维的,而且展览的性质是纯公益的,不存在盈利,也就谈不上山寨或侵权这一说。”主办方表示,他们的展览在商标局备过案,并且注册了自己的品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