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动人气 有益转型
据悉,新建影视城投资100亿,在不少人看来,所占土地价值连城,有了它们,完全可以“进军地产界”。“娱乐资本论”微信平台的联合运营者郑道森认为,这个项目唯一盈利的可能性就是“打地产牌”,通过开发住宅项目和商业地产,吸引老百姓以及影视公司聚集,带动周边人气以及地块升值。
曾参与《狄仁杰之通天帝国》等知名大片的资深电影策划石秤认为,对于“打地产牌”之说,并不能直接下结论。“实际上这个项目如果执行得好,对周边的居民营生、餐饮、交通、车辆租赁、酒店住房、相关道具、服装等产业都能有带动作用。”他同时也承认,影视城可以带动商业地产和住宅房人气,对于当地土地使用状况的转型有一定的帮助。
主题错落 相辅相成
早在2011年,苏州工业园区就跟华谊兄弟有过几乎一模一样的合作。苏州拿出近1000亩地,打造“华谊兄弟电影世界”和全球顶级精品度假村,拟对外开放旅游。而就近期来看,上海迪士尼乐园、东方梦中心都在建设中,且上海周边还有横店影视城、车墩影视城等“老牌大哥”。一个上海,能否消化那么多影视城?
曾经参与过《碟中谍》等多部大片制作的资深电影美术指导、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兼职教授、导演郁百杨告诉记者,电影的题材多元,对环境的需求也很不一样,尤其是那些有年代背景的影片,对环境要求极高。“很多影城已经发展了多年,经过大量影视剧的拍摄,那些场景让人有似曾相识的感觉,比如横店的秦宫。”郁百杨认为,新的影视城的出现,除了带来新鲜视觉之外,因为多了竞争,对影视城更新和稳定租借价格也会有帮助。
上影集团总裁任仲伦则表示,新建影视城应该有自己的主题和规划,例如车墩除了保持自己的老上海特色外,每年都会按计划建造新景。“主题的错落有助于影视城的相辅相成,共同发展。”任仲伦说。
延伸实景 促进发展
横店影视城作为“长三角”地区影视城中的龙头老大,早已把电影拍摄和实景旅游结合在一起。横店老总刘志江告诉记者,这可以让影视城的利用率最大化。一般来说,会反对此事的通常是剧组,因为开放观光的景点有时会有剧组拍摄,一些不遵守游园规则的旅客经常会擅闯拍摄地,造成工作人员的执行困难。但从整体来说,配套规划妥当的影视城,有好的拍摄支持、好的硬体设施、好的管理规则、好的相关产业支援,都会促进中国影视行业有好的表现。
6月19日,广电总局公布了《关于支持电影发展若干经济政策的通知》,通知中的第三条明确指出,在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中,将专门安排资金支持“重要电影工业项目和高科技核心基地建设”。
对此,上海市文广局局长胡劲军表示:“在上海打造新型影视主题项目,响应了上海电影产业繁荣发展的迫切需要,是上海电影产业发展的重要战略项目。”
本报记者 张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