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两军交流水平
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副院长沈丁立指出,中美两军关系不仅是中美关系的缩影,而且最能反映双方关系的敏感性。尽管中美军事关系相对脆弱,但双方仍着意合作管控,规避风险。本次我国4艘舰艇参加“环太”军演,是中美开展海上军演以来演练级别最高的一次。中国派出主战舰艇参演,致力于加强中美相互之间的透明和相互信任。
沈丁立说,这次多国军演无疑带有国际合作维护海上安全的意义,这对增进中美军事交流、协力稳定亚太也有积极助益。尽管美国在“再平衡”亚洲的过程中矛头有所指向,尽管美国军方将严守不得让我军在中美军事交流中获得敏感信息的规定,但五角大楼能从过去仅仅邀请我军观察“环太”军演到这次邀请正式参加合练,无论从形式还是从实质上对两军交流都有提升,这确实有利于双方扩大互信、削减猜疑,符合建立新型两军关系的方向。
我军走出“第二岛链”
美国邀请中国参加“环太”军演在一定程度上展示军事透明的善意,中国派出先进战舰参演,也是展示透明的善意回应,有利于两军关系克服负面因素的干扰,逐渐走向成熟和稳定。
石家庄陆军指挥学院教授彭海认为,美国不会轻易让中国海军参与演习的核心内容,但对于中国海军来说,能够走出“第二岛链”、走向远洋与多国海军开展面对面的大练兵,确实是提高实战能力的大好机会。
虽然动口不会动手
媒体分析认为,美日等国表示欢迎中国参与“环太”军演,显示出它们不想排斥中国,也不会因东海和南海问题与中国彻底翻脸。
中国海军“单刀赴会”,盛情邀请和欣然应邀的双方都不无借机显示实力,以表明自己在太平洋上的军事存在,了解并震慑潜在对手的意图。总之,吵架归吵架,合作归合作,就是不打架。
沈丁立认为,随着中国实力的不断稳步提升,美国对此的敏感还会加深,与其遏制中国与历史潮流作对,还不如与中国接触解除不必要的焦虑。
中国参加“环太”军演,显现两国武装力量交朋友而不是发动战争的意愿。作为世界上两个大国的武装力量,中美军队即便不能建立友好关系,起码需要达成相互理解,而此次“环太”军演就是一个契机。 本报记者 张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