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劳动力市场正在发生巨变,越来越多人不再恪守一份固定上下班的工作,而是成为自由职业者,或从事兼职。
这一变化带来更多灵活性,也带来不安全感。
劳拉·罗伊斯是佛罗里达州一名律师。自从5岁女儿上了学前班,她发现自己根本没时间辅导孩子做功课。每天下班后,接孩子、做饭、吃饭,很快便到了孩子睡觉时间。
明年孩子将上小学,劳拉眼前似乎只有两个选择:要么把孩子送进课后托管班,要么停止全职工作。
于是,她做了一个有风险的重要决定:辞职,与另一名律师合伙开了一家事务所。“我希望亲自接送孩子上下学,和她一起做作业,带她去学芭蕾、弹钢琴。如果你要全职工作,就不可能做到这些。”
改变全职工作模式
罗伊斯代表了美国劳动力市场的一个重大改变:人们正成为独立工作者。从高科技的硅谷到医院病床边,越来越多人不再从事全职工作,他们或自主创业,做一名自由职业者,或成为临时合同工,听从电话的召唤。
他们有的出于无奈,因为公司要削减成本;有的是自主选择,希望能更好地控制生活节奏,规划未来。
独立工作者群体的崛起,改变了以往相对单一的工作模式,即人们忠诚地服务于一家公司40载,然后领取退休金,安度晚年。今天,“独立经济”让人们点击鼠标便能变更工作,生活变得更加灵活多样。“灵活工作”网站首席执行官萨拉·苏顿·菲尔说:“我们处于一个转折点,形势正发生改变,而且不会逆转。”
分析人士称,多种原因导致这一就业趋势转变:公司希望更灵活地雇用员工,年轻人想要更自由地支配自己的时间,而技术进步让用人单位和劳动者更容易找到彼此。当然,经济衰退也助了一臂之力。
企业青睐临时员工
海地移民杜蒙德曾是迈阿密杰克逊纪念碑医院妇产科病房一名护士。该医院是迈阿密-戴德县杰克逊医疗系统(JHS)的旗舰机构之一,因为运作得不理想,决定解雇900名全职员工,改用350名临时工。杜蒙德接到通知,要么做一名临时工,要么走人。
她接受了这份临时工作,在JHS系统内的一家县监狱做护士。过去两年里,她的工作时间并没有减少,也保留了大部分福利,但她仍希望当回全职员工。去年12月,她的一个亲戚去世,她被告知丧假只有全职员工能享受。而一旦请假奔丧,就难保回来后还有工作。
杜蒙德的窘况反映了独立经济崛起背后的现实。一般来说,遇到经济困境,临时工是最先被解雇的人群。如今,经济情况有所好转,但许多公司的全职员工人数并没有恢复到危机前的水平,因为他们发现,雇用大量非传统员工会更具竞争力。
咨询机构“紧急研究”合伙人史蒂夫·金说:“公司正在改变雇工方式,他们希望能更灵活。”对雇主来说,从理论上讲可以解雇全职员工,但事实上很难,而解雇临时工或合同工,则没那么麻烦。
更机动的雇员队伍有助于公司根据需求调整生产规模。“MBO伙伴”总裁基恩·扎诺说:“公司将逐渐摆脱‘家长式’角色,不再为雇员制定职业路线,提供福利。”
“数字一代”成为主力
独立工作者通常不如全职员工挣得多。他们的平均年薪为4.68万美元,与传统工作者基本持平,但由于不享有福利,所以缺少相应补偿。而现在一些私人机构也开始为创业者提供多种福利,包括医疗、人寿保险和养老计划等。
调查显示,在美国刚满18岁的“新新人类”中,54%希望或者已经自主创业。从传统职业转型为自由职业者的人群中,57%来自“数字一代”,他们更愿意为自己工作。
诚然,这种自由的感觉可能不会长久持续。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将面临房贷首付等现实压力,但至少现在,“数字一代”正成为独立工作者队伍中的主力。
网络提供自由职业
没有人能肯定,独立工作者队伍的壮大是否代表了经济生活中一种永久的改变。有人认为,这一状况在经济强劲时不能持续,因为各公司为争夺人才、保持竞争力,需要一支稳定的全职员工队伍。
但互联网的确让人们更容易直接向客户展示自己的才华。有两大领域最适合自由工作者:一是关于私人服务,比如健身教练、遛狗、财富管理;二是关于创造性艺术,比如作家、音乐家等。
公司也可以通过点击鼠标方便地找到合适的短工。一些高级规划软件能帮助雇主了解每天甚至每小时的用工量,然后打电话招之即来。
20岁出头的奈特·金斯伯格眼下并不担心什么医疗保险。作为一个“数码游民”,他最不能忍受的就是被困在公司的格子间里,从事一份传统工作。如今,他一边周游世界,一边从事网络市场分析工作,每月挣2500到3000美元。他的业务不断拓展,包括为一家法律事务所和一家信用卡公司策划网络营销项目,为一家护肤品健康网站拉广告等。
金斯伯格恐怕代表了独立工作者中的“极端分子”,但他们确实在迁徙中工作,是网络将他们与世界联系在一起。
本刊主编 汪一新 卫蔚
(本刊除“论坛”及本报记者署名文章外,均由新华社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