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7:军界瞭望/战例
     
本版列表新闻
1945年8月,苏军第16集团军向占据南萨哈林岛的日军发起攻击——~~~
1945年8月,苏军第16集团军向占据南萨哈林岛的日军发起攻击——~~~
     
2014年06月26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1945年8月,苏军第16集团军向占据南萨哈林岛的日军发起攻击——
八月风暴:南萨哈林岛日军被全歼
风云
■ 1945年8月,苏军北太平洋区舰队在南萨哈林岛登陆
  分割北太平洋和鄂霍次克海的萨哈林岛历来都是战略要地。1905年日俄战争后,日本挟战胜余威,夺占北纬50度线以南的萨哈林岛土地,这让俄国以及后来的苏联耿耿于怀。1945年8月8日,也就是日本广岛被美国原子弹摧毁两天后,苏联对日宣战,百万红军向日本占领下的中国东北、朝鲜及南萨哈林岛发起进攻战役,史称“八月风暴”。由于种种原因,苏军在南萨哈林岛的作战细节长期尘封于档案之中。

  苏军重兵  奉命夺岛

  萨哈林岛自北向南绵延900千米,面积约7.8万平方千米,北纬50度线刚好将其切割为面积相当的南北两部分。据苏军情报部门提供的资料,在南萨哈林的日军约有2万人。1945年8月10日,苏联远东第二方面军第16集团军司令员切列米索夫中将接到命令,要在次日晨跨过50度线,协同北太平洋区舰队占领南萨哈林岛。尽管手中兵力是对面日军的数倍,但切列米索夫仍感到有点为难。

  首先,萨哈林岛上的苏日分界线很短,部队只能沿着波罗乃河谷向日占区进攻,河谷两侧密林覆盖难以通行,只有一条土路向南方延伸,这就使苏军的行动受到限制,只有第56步兵军(3.7万人,军长季亚科诺夫少将)能用于正面突击。

  其次,日军在波罗乃河谷的咽喉——古屯(今波别迪诺)建有坚固筑垒地域,其正面只有12千米宽,纵深却长达30千米,布置了17座永备工事、31座火炮掩体、108座机枪掩体、28个纵深炮兵阵地,日军第88步兵师团最精锐的第125联队是古屯守备队的主力,它将是苏军面前最难啃的“骨头”。

  另外,日军第88师团所属第25联队的两个大队负责掩护真冈港(今霍尔姆斯克),还有一个大队呆在南萨哈林岛的西南端,随时接应后撤的部队及日本侨民逃往北海道。第88师团所辖的第306联队则负责守备名寄(今加斯贴洛)、容浜(今多林斯克)和大泊,这些地方是日军赖以撤回本土的主要港口。此外,日军还把岛上的15-60岁男性日本人和17-40岁女性日本人组成“公民爱国战斗队”,给这些人准备的武器是弹弓和竹枪。

  不过,苏军也有一个有利条件,那就是美军逼近日本本土,导致驻南萨哈林岛大泊、真冈和惠须取(今乌格列哥尔斯克)港的日本海军舰艇大多已经南下,岛上的13座机场空空如也,如此一来,苏军就不用担心来自天空和海上的威胁了。由于能用于正面突击的兵力不具备压倒性优势。切列米索夫命令配合作战的北太平洋区舰队择机在日军后方登陆,以便形成两线夹击。

  强攻遇阻  筹谋侧击 

  8月11日9时30分,苏联第56步兵军所属第75步兵师(师长巴图罗夫少将)率先参战。由于雾气笼罩,加上机场远离前线,本该提供掩护的苏军第255混合航空兵师(106架飞机)未能到达,苏军只能逐个阵地“敲核桃”,与顽抗的日军苦战。至14日,苏日双方都伤亡惨重,第75师仅向南推进了7千米,日军的古屯要塞依然挡在前面。

  眼见正面强攻进展缓慢,切列米索夫担心日军有生力量南逃,便敦促北太平洋区舰队立即实施敌后登陆。按照最初的方案,北太平洋区舰队应将第113步兵旅第2营和海军步兵独立第365营送到古屯西南面的惠须取港登陆,但由于没有掌握日军的火力配系和水文资料,特别是浓雾影响飞机侦察,最终决定改在更靠近古屯的塔路港登陆。

  苏军编成4个登陆梯队,由40余艘鱼雷艇、扫雷舰和渔船组成。苏军还在行动前千方百计地展开侦察。苏联海军航空兵的侦察机冒险穿越塔路港区上空,拍到的照片相当清晰。由于登陆部队要在生疏的敌方港口登陆,航道测量保障特别重要,苏军还紧急建立航道测量组,他们会随第一波先遣队上岸,对沿岸地段进行水文测量,并在水上和岸上设置障碍标志。

  突袭登陆  艰难推进 

  15日21时20分,苏军登陆部队由苏维埃港启航,舰队在夜雾中航行,能见度仅有一链左右。次日拂晓前,雾气才有所消散,5时许,舰艇驶入塔路港,140名苏军战士在10分钟内登上防波堤,另一些人在沙滩上登陆,港口的日军守备队猝不及防,很快被歼灭。

  16日,苏军登陆部队击退日军反扑,夺取了塔路、大平、西恩洞和入迫等居民点,但在随后的进军途中,2个占据制高点的日军中队以密集火力打得苏军抬不起头。当地山坡陡峭多石,旁边还有1个深达2.5米的无名湖,苏军只能通过无名湖与山坡制高点之间仅十余米宽的小路发起仰攻,战斗进行得极为艰难。尽管苏军用炮火猛轰日军阵地,但疯狂的日军据险死守,与突入阵地的苏军肉搏。双方激战至深夜,苏军才勉强把日军从高地上赶走。

  在登陆部队司令员塔夫胡季诺夫中校指挥下,上岸的700余名苏军于17日7时向山脊界城发起总攻,但苏军并没有“死拼硬磕”,而是以少数步兵从正面佯攻,以主力翻越城西北的山岭,从守敌侧翼发起攻击,随后就是一场惨烈巷战。战至18日9时30分许,苏军终于控制山脊界全城,肃清城内敌人,残敌逃往南部港口。

  日军溃败  肃清残敌 

  苏军登陆部队在塔路和山脊界取得的战果,迅速产生全局效应。从16日起,正面进攻的苏军第75师就发觉古屯要塞区的日军不再显得那么顽强,一些日军据点甚至稍作抵抗便告瓦解,苏军的推进速度开始加快。25日中午时分,苏军第75师先头部队冲进南萨哈林的行政中心——丰原市(今南萨哈林斯克)。

  有意思的是,一旦战场形势出现逆转,日军内部的动摇情绪就像难以扑灭的野火般四处蔓延。一些被苏军俘虏的日军供称,从16日苏军完成在塔路港的登陆后,南萨哈林岛的日本人(无论军民)都陷入了恐慌之中,一些日本兵一边高喊“抗战”,一边却急急忙忙地乘坐卡车逃往大泊港,寻找船只向北海道逃命。生活在当地的几十万日本人也扛着大包小包奔向港口,把道路堵得水泄不通,日军几乎无法调动部队。人心惶惶之下,一些日本人还偷偷作好向苏军移交权力的准备。

  继续进兵  美国拦阻 

  战役仅持续十几天,苏军粉碎了驻守南萨哈林岛的日军集团,歼敌1.83万人,缴获大量战利品。

  值得一提的是,苏军本打算在拿下南萨哈林岛后,继续进攻北海道。据曾参与作战的退役少校安申科称,21日4时,远东苏军总司令华西列夫斯基元帅亲自对远东第1、2方面军司令员、太平洋舰队司令员和空军总司令下令,命令驻符拉迪沃斯托克的第87步兵军开始登船,苏联空军第9航空军和太平洋舰队航空部队的主力基地迁往南萨哈林岛,准备参加占领北海道行动。22日,苏军空降部队进驻真冈郊外的机场,准备在北海道展开空降作战,策应其他部队抢滩登陆。

  然而,美国志在战后独占日本,苏军登陆北海道的行动是不可接受的。美国总统杜鲁门在给斯大林的信件中明确拒绝把北海道纳入苏占区。8月24日和9月4日,美军第11航空队派遣2架B-24轰炸机前往千岛群岛北部侦察,以查明苏军有没有登陆北海道的企图。苏军战斗机迅速起飞拦截,美军轰炸机不得不调头返回,但这些危险的“摩擦事件”也让斯大林明白,现在是见好就收的时候了。于是,拿下南萨哈林岛的苏军再未前进一步。风云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随笔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焦点
   第A06版:广告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新民资讯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社会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广告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财经新闻
   第A17版:2014巴西世界杯特别报道
   第A18版:2014巴西世界杯特别报道
   第A19版:2014巴西世界杯特别报道
   第A20版:2014巴西世界杯特别报道
   第A21版:2014巴西世界杯特别报道
   第A22版:2014巴西世界杯特别报道
   第A23版:2014巴西世界杯特别报道
   第A24版:广告
   第A25版:文娱新闻
   第A26版:文娱新闻
   第A27版:专版
   第A28版:专版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夜光杯
   第A31版:阅读/连载
   第A32版:目击
   第B01版:新民环球
   第B02版:论坛/新民环球
   第B03版:新民环球/博览
   第B04版:社会/新民环球
   第B05版:军界瞭望
   第B06版:人物/军界瞭望
   第B07版:军界瞭望/战例
   第B08版:兵器/军界瞭望
   第B09版:好吃周刊
   第B10版:名厨美食季 舌尖朱家角
   第B11版:名厨美食季 舌尖世界杯
   第B12版:吃遍中国/好吃周刊
   第B13版:好吃周刊/我家厨房
   第B14版:美食专列/好吃周刊
   第B15版:好吃周刊/优游食林
   第B16版:专版/好吃周刊
   第B17版:新民楼市
   第B18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第B19版:新民楼市/广告
   第B20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第B21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第B22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第B23版:新民楼市/地产资讯
   第B24版:广告
八月风暴:南萨哈林岛日军被全歼
45年前由世界杯引发的“足球战争”
新民晚报军界瞭望/战例B07八月风暴:南萨哈林岛日军被全歼 2014-06-26 2 2014年06月26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