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老品牌生存空间
本报6月30日报道,23家老字号近期在重庆路至瑞金路之间的淮海路活力创新段集结,升级版的老品牌不仅满载许多市民的旧日记忆,而且结合热门时令与时俱进。
彭崧聊起老品牌,显得很兴奋,很快打开了话匣子:“我一直非常关注老品牌。因为老品牌不只是个简简单单的商标,而是一种文化。”彭崧坦言,随着互联网经济的发展,零售商业受到比较大的冲击,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只看到商品,不看到文化。“我个人认为,品牌是一个非常丰富的概念,包含了客户服务、商业形象和商业环境等要素。”他说。
当初老品牌退出淮海路,彭崧认为有多方面原因,包括消费者消费习惯的改变、老品牌自身的问题以及政府的支持力度等。他表示,政府应该给予老品牌一定的生存空间,“这包括物理空间和市场空间,比如市中心商业租金很高,如何支持”;另一方面也要向老品牌提要求,让它们不断适应新环境,努力求发展;当然,消费者品牌忠诚度的培养也非常重要。
减少成本攻克顽症
在彭崧的嘴里,一句话反复出现,那就是黄浦区“二元结构十分突出,各种功能混杂在一起”。也就是说,如今的黄浦区,在外滩、新天地、南京东路、淮海中路、城隍庙等闻名中外的上海地标珠联璧合的同时,旧区改造任务也十分艰巨,历史欠账较多,一些地方的市容环境管理还不能做到常态长效,市容管理顽症的反复性、多样性、复杂性、长期性对环境管理的常态长效直接造成了威胁和挑战。
彭崧认为,现在许多城市管理顽症,之所以成为顽症,就是因为涉及多个部门,“如果每个部门都想让别的部门跨前一步,那么解决问题的效率就比较低。如果自己跨前一步,就容易解决问题。”
他表示,黄浦区正探索在现有法律法规的基础上,以比较小的成本、比较快的速度来做好解决跨部门问题的制度设计,让各部门按照职责分工,攻克顽症。
本报记者 陈杰
明日提示
明天上午10时至11时30分,金山区区长李跃旗将做客《2014夏令热线大型广播访谈——区长面对面》节目接听来电,市民可拨打62706270沟通交流、反映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