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5: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本版列表新闻
~~~市民呼吁政府部门联手填补管理空白
~~~市民呼吁政府部门联手填补管理空白
~~~市民呼吁政府部门联手填补管理空白
~~~市民呼吁政府部门联手填补管理空白
~~~市民呼吁政府部门联手填补管理空白
     
2014年07月23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两区交界处 摊贩“打游击”
市民呼吁政府部门联手填补管理空白
张奥多 左妍
■ 虹梅路地道成为无证小摊贩聚集处 本报记者 陈梦泽 摄
  锦江乐园附近车流、人流量大,政府部门修造了几条地下通道供行人和非机动车通行。昨天,“夏令热线”接到市民反映称,小摊贩占据地道做生意,妨碍通行。

  【虹梅路地道】 摊位摆进非机车道 昨晚,记者来到位于沪闵路虹梅路附近的虹梅路地道。地道中间供非机动车同行,两边各有一根人行通道,三根道用水泥墩隔开。不少摊贩将商品直接摆放在非机动车道叫卖,有手机贴膜的,有卖墨镜及首饰的。有的车主将非机动车停在路中间选购。更有一些行人翻越栅栏跳进车道挑选商品,令人捏一把汗。记者就目睹一行人从人行道跳进车道险被摩托车撞倒。

  地道出入口有小贩将狗拴在扶栏上推销,他说:“以前这里摊位很多,卖什么的都有。最近城管会来巡逻,有一些搬到隔壁去了。”

  【沪闵路行人过街地道】 拥入近40个小摊 小贩口中的“隔壁”,就是不远处连接锦江乐园和一号线地铁站的沪闵路行人过街地道。此处仅供行人通过,地道30多米长,有近40个小摊,不时有行人簇拥在小摊前挑选讲价,很是热闹。

  小摊贩占据了地道左右两边,约6米宽的地道只剩2米供行人走路。卖雨伞的小摊贩把几十把伞撑开,逼得行人闪躲而行;卖毛巾的小摊贩将毛巾分门别类一列排开,摊位绵延10米长;卖水果的小贩不时给水果洒水,弄得地面湿漉漉的。出口楼梯也被小摊贩们占领,沿梯一层一层摆开物品叫卖。

  流动摊贩选择在地道内设摊,一个原因是地道处于闵行、徐汇两区的交界处,成了管理的灰色地带。据了解,虹梅路地道在行政划分上属于闵行,但清扫维护却属于徐汇,小贩们谙知其中门道,打起“游击战”。市民严先生说,面对如此乱象,两区应放下“门户之见”,主动担责,保障地道通行功能。

  志愿者 张奥多 记者 左妍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评论·随笔
   第A04版: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05版: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06版:焦点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上海新闻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中国新闻
   第A12版:新民资讯
   第A13版:广告
   第A14版:要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招生移民
   第A17版:广告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文娱新闻
   第A20版:文娱新闻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广告
   第A23版:财经新闻
   第A24版:夜光杯
   第A25版:夜光杯
   第A26版:阅读/连载
   第A27版:新民健康
   第A28版:医界/新民健康
   第A29版:新民健康/医技
   第A30版:育儿/新民教育
   第A31版:新民健康/互动
   第A32版:上海新城区
   第B01版:新民教育
   第B02版:每周聚焦/新民教育
   第B03版:新民教育/教育万象
   第B04版:校园通讯/新民教育
   第B05版:汽车周刊
   第B06版:车界车市/汽车周刊
   第B07版:汽车周刊/车界车市
   第B08版:我爱我车/汽车周刊
老年乘客亟需补上一堂“技防课”
多学一点
两区交界处 摊贩“打游击”
破墙开店难题 寻求破解良策
今日投诉
新民晚报夏令热线特别报道A05两区交界处 摊贩“打游击” 2014-07-23 2 2014年07月23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