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家瓜架傍篱搭,满架黄花满架瓜。藤缠萝绕蔓连蔓,分甚邻家与自家。”这首小诗里说的是昔日农家的夏日景色,情景交融,其乐融融。当丝瓜终于青皮嫩肉,轻轻掐一下,都会掐出水来时,人们开始吃丝瓜了。
我年轻时在野外地质队,和当地的村民一样,缺荤少油。丝瓜就多烧清汤,或者清煮了吃。丝瓜清甜香嫩,哪怕是最后的菜汤,也是绵绸甘甜,可以配下一大碗米饭!
现在我们住楼房,楼顶仍可栽种丝瓜。随便撑几根竹竿当做瓜架,几个月后,一天天看着瓜蔓生机勃勃,四处蔓延,离人们的口腹之欲很近,但她依然清雅。
那些顶着花儿的嫩丝瓜,入画唯美,入口甘甜。把那层风一样薄嫩的青皮儿,用刮刀一条一条地刮去,滑嫩的瓜瓤渗出芬芳的汁液。切片做丝瓜炒鸡蛋,或烧丝瓜蛋汤,总让人齿颊留香。如想花样翻新,还可以做丝瓜蒸蒜蓉、丝瓜火腿,甚至丝瓜馓子、丝瓜油条,我都有尝试。
最喜欢的还是清炒丝瓜,拍些蒜瓣在里面,用白底蓝花的碟子盛出时,青瓜上白蒜点点,仿佛小舟浮碧水,又若白荷绿叶间,若加上红椒丝,更是诗意盎然,又有寻常岁月的朴素与安分,赏心悦目。
祖国宝岛台湾同胞以丝瓜煮面条,丝瓜浅绿,面汤的鲜,交织在一起,构成了鲜甜清润的口感,即便在饭后许久,那滋味仍然荡漾于齿频间。
我还会特意挑选几条比较圆润的丝瓜,然后把它切成段,用筷子在瓜段的皮与瓤肉之间旋上一圈,很轻松地将皮与瓤肉分开,用丝瓜皮炒鸡蛋,真是色香味俱全。尤其是凉拌丝瓜,最大程度地保存了丝瓜中所有的营养素及活性成分,是夏季简单实用的丝瓜吃法。
一架丝瓜,让我在品尝美味、放松身心的同时,于绿意婆娑间,感受到了岁月的朴实和人生的安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