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授予《挑山女人》的“中国戏曲学会奖”被誉为“中国戏曲最高学术奖”。此前,上海的戏曲院团中仅上海京剧院、上海昆剧团创排的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剧目《廉吏于成龙》《成败萧何》《班昭》《长生殿》等曾获此殊荣。
本报讯(记者 王剑虹)宝山沪剧团创排的沪剧《挑山女人》再获殊荣。昨天上午,从北京特意赶来上海的中国戏曲学会的专家们向《挑山女人》颁发了“中国戏曲学会奖”。中国戏曲学会顾问、97岁高龄的戏曲理论家郭汉城和93岁高龄的戏曲理论家刘厚生分别为该剧亲笔题词。据介绍,这也是上海本土的地方戏曲沪剧首次获此奖项。
宝山沪剧团团长、《挑山女人》主演华雯告诉记者,得到郭汉城、刘厚生两位老人家的题词后自己非常感动,特意赶赴北京拜访两位老人家。华雯说,在刘厚生先生家坐了约半小时,至少有20分钟在谈戏,刘厚生先生给这出戏提出了三点意见——
■ 挑山女人挑山17年,挑的东西不能一成不变,而要不断变化,体现时代的变迁;
■ 大郎虽是盲人但在熟悉的家中应该不必一直边摸索边走路;
■ 幺妹以哥哥摔伤为由把母亲骗回家,成子强赶去还扁担时应先询问大郎的伤情才合情理。
华雯说,老先生提出的三点意见都只有看戏极为仔细才会发现的,回来后他们已经根据老先生的意见全部作了修改。
在97岁高龄的郭汉城先生家里,华雯发现老先生因为年事已高看东西已经不太方便,写东西则更不方便,他为《挑山女人》题写的那段话就显得尤为珍贵了。华雯告诉记者,自己在近30年前获得“梅花奖”时曾与郭汉城先生有过接触,此后再无联系。但郭汉城先生在看完中国戏曲学会送去的《挑山女人》光盘后主动为该剧题词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读华雯文,深。观华雯表演,真。真与深构成情感之美质,使挑山女人这个具有中国特色、生活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伟大母亲英雄形象,闪耀出时代的光辉。华雯技艺娴熟,唱做兼擅,程式生活,结合自然,亦演好现代戏不可或缺的又一重要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