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大学设计学院 院长
我参与了2013上海设计之都活动周的整体策划,当时我的想法是要体现上海创新设计在智能制造和服务民生两个领域的无可替代的驱动作用。2014年的上海设计之都,在我思绪中应该具备国际化、前瞻性和亲民性三大特点。
活动周首先要好看、好玩,我希望去“活动周”看设计可以成为上海市民的新时尚,让更多市民参与到上海设计之都的建设中来。另一方面,上海新一轮总体规划进一步明确了“全球城市”的定位,活动周要成为上海全球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设计竞争力的提高,提升上海全球城市的吸引力、影响力、引领力和配置力。在活动周展出的作品要在国际上代表中国设计最高水平。
此外上海一向是“时髦”,是开风气之先著称于世的。在中国设计蓬勃发展的今天,通过“活动周”来展现上海这个城市在倡导什么设计?在什么层面上应用设计?设计对城市起到什么作用?等等,这些问题通过展示的方式来回答,一个小小展览体现上海这座城市的观念、格局和行动上的前瞻性与引领性。
活动周应该通过各种设计相关的知识网络平台的搭建、实现协同创新、全民设计,激发创意产业、创意城市和创意社区的多样性和活力,从而使得上海这个联合国设计之都成为可持续社会创新的发生器和试验田,这才是上海对中国和世界设计应做的贡献。这样,“活动周”也就完成了“自上而下”到“自下而上”的转型,成为永不落幕的设计周。
邵隆图
木传盛广告有限公司 董事长
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 吉祥物“海宝”领衔设计师
上海通过几年来的努力和持续推进“设计之都”的建设,创意设计已不仅只是一件件设计师陈列的作品,而更多地被利用,被体验,被延展,被创新,创意设计已更接地气。
设计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克服人类生活的劳累和艰辛,改变城市面貌,人们可以在活动周内感受到上海设计的历史、文脉、理念、创新、平等、多彩、包容……有更多的看点、卖点、秀点,并让人们参与其中,乐于其中,思于其中。
在活动周这个平台上,设计师与设计师之间的互动与交流得到展示和表现,不管是新晋菜鸟还是资深大师设计师都能在这个平台上大显身手,有无限可能激发与被激发、发现与被发现的空间和机会。苹果最光辉的一刻就是砸在牛顿头上,在这里,无数的创意被碰撞出惊艳火花也如同苹果与牛顿的相遇!
除此之外,我还希望活动周能进一步促进创意设计文化与资本市场、企业的有机结合,跨界的合作,形成一个可持续进行的生态圈,极大地激发上海的创意产业,告别0.5的思维,迎接2.0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