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上世纪80年代中国艺术品市场逐渐开放,包括中国书画在内的国内艺术品的价格呈几何级数上涨,如齐白石的价格从每平尺大约数百元到前两年的每平尺数百万元。但这是对扭曲历史的拨乱反正,是人们对艺术品价值的重新发现,是市场对艺术品价格的必然回归。从后面来看,在2009年之前购买中国书画,就相当于股市中的“普涨”,当时的购买都是捡漏。这一轮价格的历史性回归,到2009年之后,遍地是宝、弯腰即捡的黄金时代已经结束。经历前两年中国书画价格一定程度的回调,很多人对书画价格回升丧失了信心,对“捡漏”不抱希望,其实正是“回调”夯实了基础,也给“捡漏”提供了判断条件和操作可能,整个中国书画市场从“普涨普跌”进入了“个股精选”的时代,在把握大势的基础上,精研画家和作品,“捡漏”还是大有机会的,这样的实例在敬华亦时时在发生。
书画爱好者赵女士是敬华艺术空间的常客,与敬华顾问团队里诸多人早已稔熟,亦师亦友。2013年10月,敬华艺术顾问在充分了解赵女士的投资意愿、收藏喜好之后,有针对性地建议赵女士以20万元的价格在敬华艺术空间购买了一幅乐震文的山水画。时隔9个月后,在今年春拍中赵女士的这幅画以近50万元的价格拍出,时隔数月即获利20多万元,增值达200%多,岂非“捡漏”?
某省的文博单位曾组团前来敬华艺术空间参观考察,其中自然不乏对书画极有研究的学者,更有经常出入各类书画经营机构,为博物馆购买展品的市场型专家。参观过程中该专家一眼看中了一幅冯超然的画作,认为此画不仅是冯超然极具代表性的一幅佳作,而且价格较低,物超所值,在与学者简短交流后,当即斥资38万元购买。一周后,他在提货时欣喜地表示,回去后即有同好坚决要求加价40%,希望以50多万元求购,专家惋拒,谓之为所属博物馆添置新展品,他喜悦之情溢于言表,更大的自豪则来自于该次购买实有“捡漏”的成分,令专家颇为得意。
信用卡分期付款
另外一位洪先生是以投资心态购买书画,虽然入门不久,但是他在敬华购买了一幅启功的书法作品后同样获取了丰厚的投资回报。他对其投资增值过程的巧妙津津乐道,“首先,作为顶级画廊的敬华艺术空间将诚信奉为宗旨,其展示售卖的所有书画作品业已经过多位圈内顶级专家的数轮目鉴,按照行话:是否原作真迹早已开门见山。其次,为了进一步提升客户的投资安全保障,敬华艺术空间推出了书画行业内罕见的‘保值回购政策’,每一件在敬华艺术空间购买的书画作品均可保值回购。由敬华来托底承担风险,收益是我的,投资从一开始已然零风险,正所谓稳赚不赔,我有什么可担心的呢。第三,在购买时,敬华为我办理了24期信用卡分期付款,资金压力得到了极大缓解,在还款只进行到第6期,也就是仅支付了1/4的购画款时,我就打了个时间差和地域差,在北方成功将投资转化为收益,并且达到了130%以上的收益率,我这是用足了敬华的政策啊。”
看好“海派”市场
敬华对中国书画市场的未来充满信心,前两年的回落是对快速上升的合理调整,书画市场蒸蒸日上发展的态势没有改变,总体来看,市场是积极的、健康的。以海派书画为例:海派代表人物任伯年的《华祝三多图》在2012年春拍上以1.67亿元成交,海派绘画也进入了“亿元俱乐部”。从整体来说,海派还处在价格洼地,京津、金陵、长安画派等代表性画家画作的市场价格普遍是海派代表性画家画作市场价格的数倍。但是,近几年市场行情中隐隐地表现出海派书画稳步上升的趋势。例如刘海粟、唐云、江寒汀、程十发、刘旦宅、陈佩秋等大师级的作品虽说整体价位还偏低,但毕竟正在向一个相对合理的价位区间回归。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新海派画家正在崛起,伴随着包括施大畏、韩敏、车鹏飞、乐震文、杨正新、王守中、汤哲明等在内的新海派画家作品价格的攀升,海派作品必将在书画市场上不断上扬。
敬华的观点在实践中不断得到印证,也为客户的投资收藏带来实实在在的收益,上面这些稍带传奇的例子在敬华的客户群体中早已屡见不鲜。在炎炎酷暑中,觅得敬华艺术空间这一清凉之地,得一空闲来敬华逛逛,在阵阵凉风中,既得欣赏之乐,又可觅一二小漏,不失为休闲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