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当说,近年来地铁安全问题已经引起了政府和社会各方面的高度关注,不仅强化了轨道交通综合执法的机构,加强了地铁安全检查的力度,而且修改后的《上海市轨道交通管理条例》也对相关安全管理方面的问题也作了完善。但是,目前对地铁的安全防范措施主要是针对车站内的,在运行过程中的车辆的车厢内部基本上是没有什么防范措施的。因此,目前面临的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是,地铁车厢内部的违规违法行为如何适时、及时管理和纠正,尤其是一些危及乘客人身安全的事件如何能够事先防范和及时制止。例如,目前地铁车厢内经常发生的违规乞讨、对女性的骚扰,乃至打架斗殴等各种影响公共秩序和治安的违法行为,常常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制止,有的甚至会演变成为治安案件甚至是刑事案件。而一旦事件发生后,完全靠乘客个人的私力进行救济不仅是无济于事的,甚至可能使冲突加剧;而一旦在运行过程中的地铁车厢内发生恐怖袭击等事件,没有专门的执法人员在场,后果更是不堪设想。
因此,从加强地铁车厢内部管理、维护地铁运营秩序和安全的目的出发,在加强地铁车站内部安全防范的同时,应当重视地铁车厢内部的管理,让警察“上车”,建立地铁乘警在车厢内经常性地进行巡查的制度,做到地铁内部治安防范的“动静结合”。这样做,不会需要增加更多的警力,因为乘警不用固定在一辆车上巡查,而是可以随时换乘,流动性很大;但好处却是多方面的:第一,可以有效维护车厢内部秩序,及时发现、制止各种违规行为,对违法者依法进行处罚。对于一些乘客间的纠纷,也可以及时处置,防止事态扩大;第二,乘警经常性地在车厢内巡查,不仅给乘客一种心理上的安全感,也可以对违法犯罪分子形成一种心理威慑,起到预防违法犯罪发生的作用,尤其是对目前在地铁车厢内频发的猥亵女性的治安案件,可以起到很好的防范效果;第三,也是更为重要的,一旦地铁车厢内部发生违法犯罪行为,可以有序组织群众,防止因混乱而造成严重后果。
地铁目前是城市治安防范的一个薄弱环节,应当重视地铁车厢内部的治安防范,做到多管齐下,营造安全的乘车环境。
殷啸虎 (作者为上海市政协常委、上海社科院法学研究所副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