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5:健康园/康复
     
本版列表新闻
     
2014年08月04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肺癌靶向治疗从驱动基因入手
杨默
  据中国肿瘤登记中心2013年报,中国每年新发肺癌病例高达60万,其中约有80%-85%属于非小细胞肺癌,其余是小细胞肺癌,两者治疗方法和预后有明显差异。如今,单凭这一分类来指导临床用药已经落伍了。同济大学医学院肿瘤研究所所长、肿瘤学系主任周彩存教授把肺癌比作一辆在人体内破坏健康横冲直撞的汽车,他认为要想控制这辆车,要紧的是找到并控制这辆车的“司机”。

  肺癌的“司机”就是驱动基因,它是与癌症发生发展相关的重要基因,找到驱动基因后癌症的治疗就事半功倍。现在已被发现的肺癌驱动基因有非小细胞肺癌的驱动基因EGFR、ROS1、ALK、BRAF、KRAS……或许这些只是所有肺癌驱动基因的沧海一粟,更多谜团有待破解。

  占非小细胞肺癌总数3%-5%的ALK阳性非小细胞肺癌是2007年最新发现的分子亚型。ALK融合基因是一种强致癌基因,其发病机制、临床病理特征、诊断方法、治疗策略都与之前定义的晚期肺癌患者不同。这类肺癌患者主要有四大特征:发病年龄比肺癌平均罹患年龄年轻10来岁;以腺癌为主;不抽烟或很少抽烟(含二手烟);与其他驱动基因合并致病少。

  上述已明确的基因指明了药物研发的方向,一批分子靶向药物陆续诞生并“大显身手”,不仅可以改善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时间,也提高了患者的总生存期。ALK阳性非小细胞肺癌晚期患者用药后中位生存期3.5年,已具备按照慢性病进行疾病管理的趋势。

  非小细胞肺癌恶性程度高、发展快、经血液和淋巴转移速度快,因此及时的基因检测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治疗成败具有决定性意义。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在确诊后,首先要接受ALK检测,一般通过纤维支气管镜取肺组织活检,或者抽取胸水也可查及。一旦结果呈阳性,应按医嘱接受有针对性的靶向药物治疗。

  为了帮助以每年近3万例增幅增长的ALK阳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ALK患者俱乐部业已成立,通过定期举办的患者交流活动,提供专业的疾病知识及信息和个人治疗计划指导,让患者在“群体抗癌”中重塑信心、提高生存获益。          杨默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随笔
   第A03版:云南鲁甸6.5级地震·特别报道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2014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06版:2014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读者之声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中国新闻
   第A12版:国际新闻
   第A13版:文娱新闻
   第A14版:文娱新闻
   第A15版:体育新闻
   第A16版:体育新闻
   第A17版:长三角
   第A18版:社会·生活/长三角
   第A19版:长三角/文化·旅游
   第A20版:夜光杯
   第A21版:夜光杯
   第A22版:阅读/连载
   第A23版:新民资讯
   第A24版:家装之窗
   第B01版:康健园
   第B02版:专版
   第B03版:康健园/医苑
   第B04版:保健/康健园
   第B05版:健康园/康复
   第B06版:互动/新民健康
   第B07版:市场资讯/综合
   第B08版:新民俱乐部
“大脑GPS”精确定位神经外科医生成功“拆弹”
肺癌靶向治疗从驱动基因入手
冬病夏治妇科病
慢性乙肝抗病毒治疗要“接地气”
广告
新民晚报健康园/康复B05肺癌靶向治疗从驱动基因入手 2014-08-04 2 2014年08月04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