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一点文明素养
“邻居在晒台上乱搭建,安装了浴缸和马桶,导致我家漏水,趁着自家装修的机会,我主动提出加以修补,却遭遇‘拖字诀’,电话不接敲门不应,原本7月16日就能结束的装修停到现在。”家住巨鹿路的梁维纯想不通,相处了几十年的老邻居怎么一涉及自身利益就变脸。
家住灵石路甘泉苑的潘益也很胸闷,他停在小区临时停车位的汽车被严重损坏。“车牌像蛋卷一样被弄卷了边,车身上有黑色记号笔写上的‘不要停车’,车门上则被划了四道很深的划痕,因为找不到始作俑者,只能自己花了1500元修车。”
“上海的文明小区创建了20年,标准随着当初的‘窗明几净’等硬件,已经转换到精神文明的软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是文明居住的关键。”市文明办副主任宋慧表示,新的时代背景下,文明小区的内涵在提升,文明、和谐、诚信、友善等核心价值观也应落实在日常居住行为中。
少一些规范管理
居民是小区的主人,物业公司则是管家。有时候“管家”缺乏管理意识和规范,也为不文明居住行为的滋长提供土壤。
家住浦东新区永泰路上的浦发绿城居民孙嘉正忍受窗外垃圾的阵阵臭味,小区内的临时建筑垃圾堆放点正在此处。“当时物业承诺一周两次清理,但今年5月底开始没人清理,几次投诉后前两天才临时突击运走了。”说好的及时清理为何不能执行?该小区华沙物业的工作人员表示:“公司运行总要考虑成本,凑齐一卡车的量就会运走,一般一周一次。”而对于业主提出的增加清理频次和增加绿化遮挡等要求,也表示难以做到。
差几分责任意识
小区内发生不文明居住行为怎么办?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一旦自行交涉不奏效,很多居民拨打12345、12319、962121等热线,甚至是110报警电话。但多发、散发的特点,让这些情况很难全部得到及时治理。
有没有找过业委会,用自治方式解决问题?被访者的回答五花八门:业委会不作为,业委会拿不出办法,不知道谁是业委会主任。其中指责“不作为”的呼声最高。业委会是居民的代言人,但在部分业主的不文明居住行为侵害到其他广大业主利益的时候,却往往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面对不文明居住行为,业委会应该起到什么作用?杨浦区三湘世纪花城业委会主任金鑫告诉记者,以乱停车为例,业委会一户户调查用车情况,在保证一家一车位的基础上,再通过价格杠杆分配。除了方法到位,一份为了全体业主的利益而努力的责任感也值得称道。
“社区管理应充分利用业主大会的机制,有组织地讨论解决小区内的不文明问题。”上海市委党校社会学教研部主任、教授马西恒表示,有质量的业委会工作一定要动脑筋,有些业委会尽管制定了文明公约,却多为套话、空话,只有深入了解自家的小区,才能有针对性地处理问题。
本报记者 张钰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