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3: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4年08月10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幸运的邂逅
黄宗英
  黄宗英

  傍晚时分,护工小琴正推着轮椅,让我在医院的花园里透气。她跟我说:“你看那位老人97岁了,头发还黑黑的。”我注视那位老人,他就跟我打招呼,我忙过去跟他握手。问他尊姓大名。他答:“我叫洋油。”我奇异地叫:“洋油老先生。”他轮椅后的护工说:“他是个院士。”我一生没认识过院士。他又说:“我姓木易杨,油字很怪,是木字旁,一个酉字,下面四点。”我不认识这个字。他就把一个“槱”字写在手心上让我认。当然,我还是不认得。我希望他提供一些他写的和别人写的关于他的篇章,供我阅读。

  我在病房里看到:杨槱写的《耄耋抒怀》。我先查《新华字典》,用拼音,没有查到这个“槱”字。后来,看到刘长水写的《杨槱传》,才知道:《辞源》中注释为“槱,聚集”。《诗·大雅·棫朴》:“芃芃棫朴。薪之槱之。”其意为骄杨将聚集时代的大洪流中去燃烧,发光、发热!

  杨院士的祖父是个放牛娃。他把牛牵到农村私塾边,把牛拴在大树旁。他就趴在学堂窗口,听老师讲课。他终于被老师抓住,拷问。他居然能够对答如流。老师就免费收他为徒。后来他成为当地的著名的私塾教师。这样,也就改变了杨家的命运。

  杨槱幼年时,看到父亲的一本图画书,书上有艘大轮船,行驶在水面上。他就问父亲:这船怎么不会沉,又怎么能行走?问这问那,开始对船感到了兴趣,从而一生与船结缘。

  在广州他上培正中学时,就写出了“广东造船史”一文。18岁去英国格拉斯哥大学学习造船工程,暑期到船厂当学徒。大学毕业后,他就迫不及待地回国,参加抗日战争。

  不论是幼年随父母南北奔波,青年留洋学习,来去都坐船,他不晕船,亲身体验越洋轮船的构造、性能。他23岁开始就到同济大学、交通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等校讲课。

  杨槱晚年研究船舶史的木帆船时,他曾亲身乘坐从上海到崇明岛的一艘木帆船。在船上,他在船老大(船长)身边,了解船的性能和操驾技术。他对一条航线,多大的船,航速多快,怎样的形状和布置,经济适用和在风浪中不进水,颠簸和缓等都作了仔细的分析研究。

  他迄今共著作编写出版十几本专著,近百篇论文,对船舶事业的发展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

  我到华东医院南楼415室去探望他,他很惊喜。他住在很讲究的单人间,有电话。他麻利地从书桌里取出名片,为我写下他病房的电话。他亲切地讲起他的家务事。他老伴85岁,是续弦,是四个孩子的母亲。他是怎么会爱上四个孩子的母亲呢?这是个很有人情味的驰骋于专业领域的院士。他的名片上,只有中国科学院院士、交通大学教授两项。他80岁时,捐了50万元给杨槱助学基金。以后,又捐了20万元。他有捐钱的瘾。“文革”时,他自己也很穷,他还匿名捐款给揭不开锅的贫苦农民。

  他的病房里,有电脑。他打电脑是80岁时学的。我看他没有打印机,问他:怎么打印呢?他答:每周他的司机都会来,他会将磁盘给他,让他拿出去打印。

  我借了他新写的《谈教育》回房了。匆匆写了此篇。老人们是很喜欢朋友的。我在医院,对100岁开外的陈鲤庭、汤晓丹等都采访过。我记得年轻时,有“新华丛刊”的单行本,一角一本。这篇《谈教育》如能有单行本多好啊,连幼儿教育都有所论述呢。

  编者按:今起本版刊出九十高龄的黄宗英女士新专栏:《天下都乐》,写人物、写经历、写感受。她以前的《百衲衣》专栏,曾述写生活百态,很受读者好评,已结集出版。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云南鲁甸6.5级地震 特别报道
   第A03版:云南鲁甸6.5级地震 特别报道
   第A04版:2014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中国新闻
   第A07版:国际新闻
   第A08版:新闻面对面
   第A09版:一周新闻人物
   第A10版:新民资讯
   第A11版:运动汇
   第A12版:活力上海/运动汇
   第A13版:运动汇/周末烽火
   第A14版:文娱新闻
   第A15版:文娱新闻
   第A16版:广告
   第B01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B02版:读书/星期天夜光杯
   第B03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4版: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
   第B05版:星期天夜光杯/阅读·连载
   第B06版:都市专栏/星期天夜光杯
   第B07版:星期天夜光杯/国学论谭
   第B08版:译文/星期天夜光杯
   第B09版:星期天夜光杯/市井故事
   第B10版:百姓纪事/星期天夜光杯
   第B11版:人才专版/招生培训
   第B12版:快乐作文/星期天夜光杯
   第B13版:金色池塘
   第B14版:晚晴风景/金色池塘
   第B15版:金色池塘/长命百岁
   第B16版:银发社区/金色池塘
幸运的邂逅
人性现象
信任
走进圣彼得堡
“芦花岛”上的青春之歌
郁金香
新民晚报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B03幸运的邂逅 2014-08-10 2 2014年08月10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