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实验学校中二(3)班
飞翔的鸟儿离不开天空,即使停歇,也要栖息在离天空最近的树梢;青翠的绿叶离不开根的哺育,即使凋零,也会回归根的怀抱;漂浮的青萍离不开水,即使轻盈无依,也需要水的环绕。一颗再怎样向往自由的心也终究离不开故乡,无论如何,那片土地都会在心灵最深处扎根,占据心头那片最柔美的角落。
我的故乡在上海,这样一个高楼如林、繁华不息的大都市。上海难道仅仅有铅灰色、毫无生机的水门汀吗?不,绝非如此,她虽然没有桂林那般奇秀的山水,没有泰山那样巍峨的雄壮,但她,这颗东方最夺目耀眼的明珠,散发着自身独有的光芒。
我曾经在弄堂的老房子里与外婆住过一段时日,之后便搬到了繁华的市中心居住了。曾经的时光,令我难以忘却。
大清早,推开木框老窗,浸过早晨雾水的木头散发着一种特别的香味,站在二楼的窗前,抚过毛糙不平的窗沿,手心便微微地湿润了。抬头望去,一群在晨雾中时隐时现的鸽子,如跳跃的音符,它们穿梭于晾衣绳之间,或是在鸽棚上休息一会儿,或是流连于房檐之上,一片如梦如幻的景致。
孩子们在欢声笑语中跑下楼,用短短的粉笔头在地面上画出不规则的图形,比谁画得更别出心裁,八九点钟太阳露出了脸,把雾气给晒得消散开来了,灰色的水门汀上头只是几条歪歪扭扭的白线,像是昨夜没有做完的美梦。这免不了被大人们一通责骂,但丝毫减少不了这群年幼的孩子的兴趣。
每个夏日的黄昏,往往是最令人难忘的时刻了。
一抹彩霞挂在浅蓝色的天际,如仙女那轻柔的丝带,纱一样薄,缎一样柔。
搬几张小板凳,拿几把旧蒲扇,老人们坐在弄堂口,悠闲地聊着家常琐事,老蒲扇扇走了夏日的炎热,带来了怡人的凉意,这是何等惬意啊!
几个调皮的男孩子早已按捺不住了,拿出自个儿的宝贝弹珠,针锋相对起来,一副你死我活的架势,他们时而欢呼雀跃,时而又唉声叹气,为这幅宁静的图画平添了一抹亮色。
弄堂里很少听得见争吵。即使是谁家的鸽子弄脏了别人家晾在外面的被子,或是猫跃过阳台时打翻了人家的花盆,或是买东西的老太太忘记了带钱,弄堂里的上海人,都一笑了之,夕阳映着大家熟悉的面孔,染得这些平凡的生命如此金黄。
或许只有弄堂,才能让你感到纯真如此之近,只有弄堂,才能敢于对你毫无掩饰地敞开心扉,无论是文雅还是粗鄙,让你感受到的只有真实。城市的霓虹灯多而杂乱,灰色的马路拥挤不堪,人潮穿梭在红绿灯交替之间。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忙忙碌碌。弄堂,同样为这座大城市的一角,它却没有了世俗的喧闹,只留下那份朴实,那份温暖,那份和谐。
我恋着弄堂,它是感性的,是深入肌肤的,温暖地游荡在记忆的最深处,我眷恋着弄堂的味道,家的味道。朦胧之中,弄堂的影子又在眼前浮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