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ngqi Tian)上海美国学校Shanghai American School 九年级
3月的拉萨,春寒料峭,我终于来到了向往已久的“阳光小院”,西藏盲童学校。
她是我认识的第一位学生阿珍,穿着一件粉色的外套,清秀的脸上有些羞涩,瘦小的身形略显单薄。那天,她腼腆地问:“你想看看我的作业吗?”我很意外,没想到她的汉语这么流利,接过本子一翻,每页都是满分!“哇!小学霸!”我脱口惊叹。她高兴起来了,在盲文打字机的键盘上“哒哒”敲了几下,拉出一张纸,摸了摸上面的小点,递给我。“这是什么?”“你的名字——甜甜。”我接过来,也摸了摸。那些点似乎还留着打字机的温度,我心中不由五味杂陈,这位年龄与我相仿的小姑娘,就像面镜子,照出了我学习上的惰性和对自己母语的疏忽,也许,我是该好好反省一下自己的学习态度了……
他是让我印象最深的孩子,圆圆的脑袋,俏皮的笑容,我亲切地叫他“顺风耳”。那天在课堂上,老师让他交作业。我善意地问:“要我帮你吗?”不料,他倔强地一摆头:“不用!”抓起作业本,跨过右边的书包,绕过前面的桌椅,让过旁边的同学,“飞”到了讲台前,我目瞪口呆:天哪!简直就是个“小刘翔”啊!谁能看出他是位双目失明的孩子呢?望着他那双黑洞一般的眼睛,我第一次明白了什么叫做自尊、自爱、自强。
他是这个学校的管理者,尼玛旺堆,藏语意为“强有力的太阳”。新婚的他,妻子是开在“阳光小院”里的一朵格桑花——玉珍老师。他每天奔波于出版商、学校之间,事事亲力亲为。似乎,每天喝咖啡的时间是他最向往的。我很好奇:“老师,您也喜欢喝咖啡吗?”他慢慢呷了一口咖啡,悠悠地说:“品咖啡,就像在品人生,不是吗?”说得太好了!咖啡的苦中带甘,就像生活一样,是苦尽甘来后,收获的那一笔笔珍贵的人生财富!尼玛旺堆老师既是在品咖啡,更是在品人生,他对这雪域高原深沉的挚爱,对这些盲童无私的关怀,都浓缩在了这杯咖啡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