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七时许,方塔园天妃宫门前已排起长龙,队伍绵延上百米。正在排队的徐阿姨今年已经是第四次参与纪念活动,一早专程搭乘公交车赶来,“今天是城隍公李待问的生辰,几乎每年的这天我都要来拜一拜,喝上一碗豆浆。”而在前来领取免费豆浆的排队人群中,也有人对此并不知情,“周末来公园晨练,看见有免费豆浆油条就来领了。刚刚得知,原来是为了纪念民族英雄。”一位年轻女白领说。
据了解,李待问乃竹冈李氏第十三世,活动当天,李氏的第二十三世子孙李习坤、第二十六世子孙李林松也来到现场,并为前来参与纪念活动的人们递上了第一碗豆浆。
农历七月十四日,是松江抗清英雄李待问诞辰之日。369年前,清兵南下包围了松江城,时任松江府知府的李待问率军队固守城门,最后陷入粮尽的困境。也是在农历七月十四生日这一天,李待问将家中仅剩的几斗黄豆磨成豆浆,分发给守城的军民充饥。清兵攻城后,李待问引绳自缢,气未绝而被俘。临刑前,李待问仍惦记百姓,对清军写下“毋杀吾民”四字后,英勇就义。
自此,松江百姓记住了这位英雄。不仅在当时的府城隍庙为其立神像,更尊称他为府城隍老爷。往后,每一年的农历七月十四,松江城百姓磨黄豆、喝豆浆、吃油条,以纪念这位英雄。如今,活动选择在方塔园天妃宫举办,也因这一带是府城隍庙的旧址。
58岁的李林松当天特意从奉贤区(李待问当年家住松江府,但其老家所属区域后划分为奉贤区)赶来参与这次纪念盛会,“这是我第一次参与祖先的纪念活动,深深为松江人民长达三百多年来铭记不忘李待问的恩情所感动。”李林松说,他自小便从父亲那里听来许多关于祖先的功绩,这些流传百年的故事时刻影响着他的生活、工作,“祖先李待问是一名为官者,无论官位大小,他尽忠职守。而在战争时期,他分发的不仅仅是一碗豆浆,而是一颗牺牲自我保全百姓的爱民之心。”李林松感慨,今日重踏祖先足迹,重温历史,对自己也是一种洗礼。
通讯员 陆静宜 本报记者 朱全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