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报告的第六部分,专门论述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建设文化强国,一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二要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要“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从炎黄二帝开始,这条民族的血脉已经流淌了五千多年。血脉所经之处,我们的精神家园便花繁树茂,蝶乱蜂忙,生机勃勃。儒家学说,道家学说,墨家学说,这些学说的思想内涵海一般深,山一样高,一直指导着我们中华民族的子孙如何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给我们的思想、道德、行为立下了规范。
我们现在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十二方面二十四个字,都能从儒道墨三家学说中找到源流。这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
从黄河流域的殷墟文化,到长江流域的广富林文化、福泉山文化,六千年,五千年,四千年,一层一层地埋藏着先人的文化遗产。从诗歌、小说、戏剧、绘画到各种文化形态,无不潜移默化地熏陶着国人的思想道德、精神世界,倡导和培育着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观。
由于五千年来我们炎黄子孙都一代一代地传承着优秀文化,发扬着民族精神,才使我们能够遇强敌而不屈,视困苦若等闲……
正因为如此,党中央才会在十八大的文件中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身体力行。
党中央和中央领导如此重视传统文化,是有现实性和针对性的。因在现今的社会,在部分官员和民众中,民族精神和传统道德等核心价值观已经淡薄了……遇利则前,往往容易掉进深沟。
所谓知书达理,是指受传统文化影响深厚的人,多数是道德高尚的人。文化高的人中也有大奸大恶如董卓、秦桧、和珅、汪精卫者流,但毕竟为数极少,而周公、尹伊、仲尼、孟子、诸葛亮、范仲淹这些我们心中的楷模却是主导历史的主流。正是这些德高道高才高艺高的精英,才书写出我们中华民族光辉的历史。不能让“唯利是图”闯进我们的家园,践踏我们的草地。
上海炎黄文化研究会成立二十年来,以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为宗旨,集中了全市五百多位理论、文化、新闻、出版、教育界专家、学者和著名人士,既进行学术理论研究,又开展传统文化普及,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最近,我们将近十年来的研究成果,选其精华,汇集成《游赏精神家园》一书,由上海文化出版社出版,既有对儒家学说的阐述,也有对民族精神的颂歌,还有许多文化知识和掌故。阅读这部选集,如同漫步百花盛开的花园,花香阵阵,鸟语声声,真乃良辰美景,赏心乐事。
为《游赏精神家园》一书而作(节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