岡野瑛身份有些特殊:父亲日本人,母亲中国人,外公外婆至今在杭州。外公曾亲身经历中日之间那场战争,对日本没有好感,但从不向外孙女提起那段历史,因此岡野瑛对中国抗日战争的认识都是从妈妈那里听来的。她认为,日本发动的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了伤害,理应让中国看到道歉的诚意。这个从小深受两国文化熏陶的敏感姑娘说:“中国文化更看重过去,中国电影总想表达‘不要忘记历史’,而日本文化更强调未来。这大概是两国一直无法静下心面对对方的原因吧。”
“我希望中日两国成为伙伴,实际上却成了对手。”岡野瑛困惑地说,“大概只有政客才能弄明白为什么,普通民众只希望两国可以友好相处下去。”“普通日本人对中国的认识大概就是成龙或中国古装片,而中国年轻人对日本文化有兴趣的也很多。”她希望两国年轻人能从文化入手互相了解,进而推动两国和平交往。
岡野瑛说,近几年来中国的巨大变化让日本人震惊,“尤其是上海,比东京更有生活的味道”。亲眼见证了这一变化的她也从中看到了工作机会,还在中学念书时就决心要来中国生活。她说,与日本相比,中国国力更强,贸易更开放,更适合年轻人闯荡。但安倍上任以来解禁集体自卫权等行为,令中日关系紧张。岡野瑛说:“安倍看重经济没错,因为日本经济不景气已经太久。但他在外交方面做得糟透了,从长远来看,中日关系紧张不利于日本经济。”
铃木麻里3个月前飞到上海学习中文,9月将成为华东师范大学的学生。说起为什么会想来中国留学,铃木麻里回答:“因为喜欢中国的街道和中国菜。”
铃木麻里说,日本教科书涉及二战中国战区的内容很少,但她听说过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我很想去那里看看,日本人应该知道那段历史。”对于安倍参拜靖国神社,铃木麻里认为这只会伤害别国人民感情,“我想不通他为什么要去那里”,中国抗议有道理。
铃木麻里说,2012年日本大选期间,她的家人都没有投票,“觉得一点意义都没有”。因为中文不够流利,对安倍解禁集体自卫权等政策,铃木麻里很直白很简单地回答道:“我都反对,因为我不喜欢战争。”
本报记者 齐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