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4:评论·随笔
     
本版列表新闻
     
2014年08月29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日报观点
政府采购为何“一公就贵”?
叶青
  在购物过程中,很多中国人都喜欢讲价,但有些地方的政府采购却是“价格越高越好”。据媒体报道,河北某地政府在招标一个绿化项目时,放弃本地产的几百元一棵的杨树,从南方引入大银杏,长途跋涉运到后,每棵树的费用变成了5万元。此前也有报道:某地引进的一株普通榕树,账面上身价高达10余万元;还有一些地方,实际支出60多万元的城市绿化工程,账面支付款却“疯涨”到了150多万元……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一公就贵”现象?原因无外乎以下几点:

  一是财政经费增加了。随着经济发展,财政收入不断增加,各地绿化经费也“水涨船高”。二是要钱容易了。财政收入增加,除绿化经费增加之外,绿化的工作经费也更容易申请了。三是监管放松了。与办公楼建设、地铁工程相比,绿化经费往往是“小菜一碟”,很容易成为政府采购的“死角”,以及审计监督的“空白点”。四是官员胆子大了。五是老板胆子更大了。六是政绩观扭曲了。一些领导干部把园林绿化当成长袖善舞的工具,不仅造成浪费,还为腐败留下了空间。

  最近,中央巡视组点名批评江西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工程。历时四载、耗资数百亿元,因为戴着“一号工程”的帽子,这场“脱离实际”“好大喜功”的工程得以强力推进。在巡视中,地方因为种树挨批的不多,这足以说明问题的严重性,而江西并不是一个富裕的省份。

  (叶青 刊今日新华每日电讯  本报有删节)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广告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评论·随笔
   第A05版:要闻
   第A06版:焦点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上海新闻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读者之声
   第A12版:新民资讯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文娱新闻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艺术家具专版
   第A20版:南京青奥会特别报道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家装专版
   第A23版:体育新闻
   第A24版:财经新闻
   第A25版:新民健康/专版
   第A26版:申城社区
   第A27版:夜光杯
   第A28版:夜光杯
   第A29版:阅读/连载
   第A30版:新民法谭
   第A31版:新民法谭
   第A32版:新民法谭
   第B01版:陆家嘴金融城
   第B02版:封面人物/陆家嘴金融城
   第B03版:广告
   第B04版:自贸之窗/陆家嘴金融城
   第B05版:陆家嘴金融城/海归心声/城里城外
   第B06版:聪明消费/陆家嘴金融城
   第B07版:陆家嘴金融城/金融天地
   第B08版:广告
   第B09版:家装之窗
   第B10版:基金纵横/陆家嘴金融城
   第B11版:陆家嘴金融城/理念分享
   第B12版:证券服务/陆家嘴金融城
   第B13版:陆家嘴金融城/金市汇市
   第B14版:股市大势/陆家嘴金融城
   第B15版:陆家嘴金融城/网上网下
   第B16版:上海花城/陆家嘴金融城
   第C01版:新尚
   第C02版:秀场
   第C03版:珠宝
   第C04版:妆容
   第C05版:妆容
   第C06版:资讯
   第C07版:赛事
   第C08版:星潮
扫清无障碍电梯的障碍
苏博前的默片
创意最贵
政府采购为何“一公就贵”?
为了利,咱就离!
专利腐败是权力异化的新变种
新民晚报评论·随笔A04政府采购为何“一公就贵”? 2014-08-29 2 2014年08月29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