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悉,美国陆军司令部最近相继发布了《支持总统2015财年预算的陆军装备计划》《战略性陆上力量:赢得意志的较量》等多份纲领性文件,勾勒出陆军装备现代化的需求、策略及今后部队改革的路线图,目标是最终打造一支机动部队,成为支撑霸权战略的重要支柱。
裁撤弱旅“浓缩”战力
统计数据显示,自2001年以来,美国陆军的人员开支增长率比通货膨胀率高出大约40%,占美国军费大约半数的薪金支出让军方不堪重负。长此以往,美军可能变成一支待遇优厚,但训练和装备差、作战能力大幅降低的部队。有鉴于此,美国国防部计划在2017年前将美国陆军(约55.8万人)的兵力规模压缩12%。美国陆军曾公布,为达到裁军6万-8万人的目标,将首先裁撤驻扎本土的10个战斗旅编制,待阿富汗战事完全结束后,用前线回来的部队填补他们留下的空缺。
该计划会使陆军战斗旅从45个减至33个,被解散部队的精干人员和装备则会补充进剩余的33个战斗旅。因此,改编后多数战斗旅的人员数量将由3500人增至4500人,旅属营级编制由2个增至3个,以便尽量做到“减员不减能力”。
在“瘦身”的过程中,美国陆军强调贯彻四大原则:以保卫国家为核心的大前提下,依照美军的任务和能力排序,分清改革主次;寻求在各方面节约军费开支,使美军作战能力最大化;保持和强化军队战备能力;给予军人应有的荣誉。
军改瞄准“海外干预”
据美国《星条旗报》介绍,为满足“宁要瘦而强,不要胖而弱”的建设要求,美国陆军千方百计挖潜,力图用新颖的“小型化、特战化、信息化”军队承担未来的海外干预任务。依照其《支持总统2015财年预算的陆军装备计划》,美国陆军有责任保卫国家不受“动态的、不确定的安全挑战”,保持“全球响应”和“地区参与”能力,能在任何时候派遣精干灵活、具备远征精神的部队,在任何环境下保持战略和战术优势,成为“最专业、最训练有素”的地面武力。当然,就目前的伊拉克危机而言,美国陆军离自己树立的目标仍很遥远。
正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美军必须谋求在有限资金的约束下实现装备现代化。根据计划,陆军的装备现代化原则是聚焦单兵和班组,强化“网络中心战”能力,把传感器、士兵、平台、指挥所通过网络连接起来,结合必要的数据链,形成协调灵活的指挥框架,届时前线士兵可以向更高级指挥机构反馈情况,同时又能更便捷地收到指令,并对战场突发态势作出决策和行动。
至于传统陆战武器平台,美军将大幅度减少采购新型武器,增加对现役武器的改造,突出信息能力升级和“全寿命管理”。所谓“全寿命管理”是指在装备开发之初不再一味追求“性能优先”,而是要求更高的易保障性、易维护性和安全性。以采购新型卡车为例,美国陆军不仅要求承包商提供产品,还要求承包商帮助构建保障体系,并为车辆日后升级预留设计冗余空间。
加强建设“六种能力”
美国《国防》杂志指出,为建设富有创新精神的远征陆军,美军正从六个方面加强部队能力建设。
一是注重杀伤力、机动力和防护力均衡发展。美国陆军提出,未来部队必须能同时实施诸兵种协同作战、广域安全和特种作战,能在各种复杂环境中实施机动,综合运用打败机制和稳定机制完成任务目标。
二是维持能力。美国陆军认为,未来作战将难以获得像阿富汗和伊拉克那样有利的战场条件,如可以装卸物资的港口和条件设施完备的前沿基地等,因此,陆军部队必须有能力迅速实现长时间、远距离的兵力、装备和物资部署,并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维持作战行动。
三是运动中的任务式指挥能力。美国陆军的旅战斗队指挥所将由大型、固定式指挥所转变为小型、模块化机动指挥所,装备各类便携式指挥通信器材,并启用各种新能源、新燃料。美国陆军还计划构建标准化通用作战环境,实现所有节点在横向和纵向的一体化无缝链接。
四是应对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能力。美国陆军认为,核生化武器、相关设施和原料以及各种高爆装置是其必须高度关注并加以严防的威胁,部队必须能够在受到核生化武器污染的环境中生存和作战。
五是太空能力和网络战能力。美国陆军必须充分理解太空和网络空间的特点及相互依赖关系,能够将太空行动和网络电磁行动融入所有作战职能。
六是提高人域活动能力。过去十多年的战争让美国陆军深刻认识到,人仍然是未来战争的永恒要素和决定战争胜负的最终力量。先进武器和创新作战理论有助于打胜仗,却无法确保赢得战争。因此,文化、语言和社交能力将成为美国陆军的建设重点,以便在“人的领域”赢得“意志冲突”。 罗山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