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拉克于2011年向美国洛克希德·马丁公司采购绰号“战隼”的F-16战斗机,首批购买18架,后来再于2012年10月购买第二批18架,每批订单都是12架单座机和6架双座机的模式,总价约30亿美元。洛克希德·马丁公司按照销售习惯,用购买国的英文缩写来命名飞机,于是这批36架战机被定型为F-16IQ,意为“伊拉克版F-16”。今年6月5日,位于美国得克萨斯州沃斯堡的洛克希德·马丁组装厂举行交接仪式,正式向伊拉克国防部代表移交首架F-16IQ型Block-52(第52生产批次)战斗机,伊拉克就此成为第27个装备F-16战斗机的国家。据悉,所有36架F-16IQ计划于2015年底交付完毕,它们会部署在巴拉德附近的空军基地。
可惜的是,伊拉克虽然花了大价钱,买到的F-16IQ却是特别的“性能降级”版战机,与美国卖给以色列、埃及、阿联酋等中东“铁哥们”的F-16相比,F-16IQ不仅取消了许多先进机载设备,而且对机载武器进行了限制(例如没有配备AIM-120中程空空导弹)。分析人士称,美方的做法是一方面是为了防止伊拉克空军威胁到传统亲美邻国(如沙特、科威特、以色列等),另一方面是还担心与伊朗关系密切的伊拉克什叶派军人悄悄把先进武器“转手”。
当然,F-16IQ虽属“次品战机”,但它毕竟是三代战机的“身子骨”,用来对付缺乏防空能力的极端武装和恐怖分子倒也游刃有余,即便是和叙利亚、伊朗等邻国所拥有的老旧俄制战机相比,F-16IQ仍有相当优势。更重要的是,美国人已在该机预留很大的性能升级空间,未来可以根据美伊关系的发展和需要,为这些战机配备更先进的机载航电系统和武器系统。
有消息称,受当前紧张的反恐形势影响,美国政府罕见地“开恩”,紧急追加向伊拉克空军提供4套供F-16IQ战机使用的DB-110侦察吊舱。据悉,这是一种实时的数字化战术侦察系统,吊舱全长约6米,内置光电传感器,能进行昼夜间拍摄,所拍摄到的影像可实时传送到地面接收站,同时拍摄影像也能显示在座舱显示器,以便飞行员观察目标,或执行战区内的战损评估之类的任务,如果结合该机使用的空对地精确制导弹药,它可以发挥出更大作用。
为了接装F-16IQ机群,伊拉克空军从2012年3月开始派遣飞行员赴美受训,他们在亚利桑那州图桑(Tucson)国际机场接受美国空中国民警卫队第162联队的调教。因为伊拉克人长期使用俄制战机,为扭转他们的驾驶习惯,美方先安排伊拉克学员从小型赛斯纳涡桨运动飞机学起,熟悉美式飞机操作后再接受T-38超音速喷气教练机的训练,之后才能学习F-16的驾驶技巧。由此可见,伊拉克空军要想用F-16IQ战斗机平叛,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另据洛克希德·马丁公司消息,除了伊拉克空军之外,罗马尼亚空军也加入F-16战机的购买行列,但他们的引进途径有些特别,先是在2013年12月获得美国的认可,从葡萄牙购买12架二手的F-16进行性能体验,感觉不错后,于2014年5月13日同洛克希德·马丁公司正式签署升级合同,后者负责对12架F-16战机实施软硬件升级,2017年向罗马尼亚空军交货。
截至目前,美国已制造超过4540架F-16战斗机,加上伊拉克和罗马尼亚的订单,能让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的F-16生产线维持到2017年,而按照该公司高管的预期,如能争取到更多国家的订单,F-16生产线有望运转到2020年。安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