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基本建立制度
2020年基本建立中国特色现代教育考试招生制度,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模式,健全促进公平、科学选才、监督有力的体制机制,构建衔接沟通各级各类教育、认可多种学习成果的终身学习“立交桥”。
改进招生计划分配方式
■ 提高中西部地区和人口大省高考录取率。
2017年录取率最低省份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从2013年的6个百分点缩小至4个百分点以内。
■ 增加农村学生上重点高校人数。
2017年贫困地区农村学生进入重点高校人数明显增加,形成保障农村学生上重点高校的长效机制。
■ 完善中小学招生办法破解择校难题。
完善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的具体办法,改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方式,进一步落实和完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学和升学考试的政策措施。
改革考试形式和内容
■ 完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
引导学生认真学习每门课程,是毕业和升学的重要依据。
■ 规范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反映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情况,是毕业和升学的重要参考。
■ 加快推进高职院校分类考试。
高职院校考试招生与普通高校相对分开,实行“文化素质+职业技能”评价方式。2015年通过分类考试录取的学生占高职院校招生总数的一半左右,2017年成为主渠道。
■ 深化高考考试内容改革。
科学设计命题内容,着重考查学生独立思考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015年起增加使用全国统一命题试卷的省份。
明年起取消特长生加分
■ 减少和规范考试加分。
大幅减少、严格控制考试加分项目,2015年起取消体育、艺术等特长生加分项目。
■ 完善和规范自主招生。
自主招生主要选拔具有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的优秀学生。2015年起推行自主招生安排在全国统一高考后进行。
■ 完善高校招生选拔机制。
规范招生简章,强化招生委员会,实施第三方监督,建立考试录取申诉机制,建立招生问责制,2015年起由校长签发录取通知书,对录取结果负责。
■ 改进录取方式。
推行高考成绩公布后填报志愿方式,创造条件逐步取消高校招生录取批次,推进并完善平行志愿投档方式。
■ 拓宽社会成员终身学习通道。
注册入学,宽进严出,弹性学制,学分银行
加大招生违规查处力度
加强考试招生全程监督,严肃查处违法违规行为,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高考总分实行3+3
■ 改革考试科目设置。
增强高考与高中学习的关联度,考生总成绩由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个科目成绩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3个科目成绩组成。不分文理科,外语科目提供两次考试机会。计入总成绩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由考生根据报考高校要求和自身特长,在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科目中自主选择。
■ 改革招生录取机制。
探索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的多元录取机制。
上海浙江今秋开始试点
2014年上海市、浙江省分别出台高考综合改革试点方案,从2014年秋季新入学的高中一年级学生开始实施。试点要为其他省(区、市)高考改革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