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组自2013年初起,在田林、枫林、斜土、康健、漕河泾和徐家汇6个社区各随机抽取两个居委会,每个居委会入选500名居民,通过高危因素量化问卷调查,选择其中符合吸烟指数、肺疾病史、肺癌家族史、职业暴露史、年龄在40岁以上等“参数”者(包括部分女性和不吸烟人群有被动吸烟、厨房油烟等情况的)为目标人群,进一步实施低剂量螺旋CT筛查。
在6000名入选市民中,有2682名“目标人群”已相继接受低剂量螺旋CT筛查,其中发现肺部小结节者713例,占筛查总人数的26.6%。项目组按照事先设计的筛查路径,对713名有肺部小结节的可疑“高危人群”再给予小病灶高分辨、病灶薄层加三维重建扫描,从中筛查出疑似早期肺癌者61例,占肺部小结节者总数的2.3%。
截至目前,市胸科医院已为61名疑似早期肺癌患者中的18人进行了手术治疗。
“这是国内首个规范化、系统化针对高危人群的低剂量螺旋CT大型筛查项目,也是首个由三甲医院与社区医院‘垂直衔接’的大规模人群肺癌筛查项目。”韩宝惠教授介绍说,项目组以前期市卫生计生委、申康医院发展中心相关主题的课题研究为基础,并得到徐汇区卫生计生委和市慈善基金会徐汇分会的大力支持。启动项目的初衷,是期望能够探索出具有我国人群特点、可行的早期肺癌筛查模式。他们还将继续与徐汇区合作,做好后续相关工作及研究。
韩宝惠教授同时表示,据权威部门估计,我国每年用于肺癌诊疗的费用在100亿-120亿元人民币。借助社区肺癌早期筛查的推广,将有25%的肺癌患者在癌前病变或原位癌阶段得到确诊,全国每年有望减少诊疗费用20亿到30亿。
【新闻背景】
肺癌发病率上升465%
我国每年约有60万人被确诊患有肺癌,近30年肺癌发病率上升了465%,是世界上肺癌患者最多的国家。与其它癌症相比,早期肺癌没有特异性症状,临床上因出现症状而去就诊的大部分患者确诊为肺癌时,往往已经到了晚期,这一阶段患者的5年生存率只有不到5%。与此反差明显的是,早期肺癌(I期)5年生存率可超过75%。
据美国国家肺部肿瘤筛查试验(NLST)研究显示,肺癌筛查能使肺癌死亡率降低约20.3%,是肺癌早诊早治最有效方法。以往肺癌的检查方法主要有痰细胞学检查和X线片,但两种方法都存在明显缺陷。自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国际上开始使用低剂量螺旋CT筛查早期肺癌,它对肺部结节和支气管病变的检出率为24%,较胸片的7%提高了两倍以上;对周围型小肺癌的发现率,理是胸片发现率的10倍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