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8:热点/新民健康
     
本版列表新闻
关注“世界预防自杀日”~~~
关注“世界预防自杀日”~~~
关注“世界预防自杀日”~~~
关注“世界预防自杀日”~~~
关注“世界预防自杀日”~~~
关注“世界预防自杀日”~~~
关注“世界预防自杀日”~~~
关注“世界预防自杀日”~~~
关注“世界预防自杀日”~~~
     
2014年09月11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注“世界预防自杀日”
对精神病患者的惯性思维是最大的偏见
贺天宝 吴瑞莲
  ◆ 贺天宝 吴瑞莲

  今天是第12个“世界预防自杀日”,据世界卫生组织提供的数据显示,全球每年大约有一百万人死于自杀。我国每年约有25万人死于自杀,自杀未遂的人数约为200万。自杀已经成为我国人群第五大死因,是15岁到34岁青壮年人群的首位死因。虽然自杀是可以有效预防、干预和治疗的,但实际上,在有自杀倾向的人群当中,相当高比例的人并未就诊或寻求专业的帮助。其中,影响轻生者寻求帮助的关键障碍,是深深植根于整个社会的歧视以及植根于当事人内心深处的耻辱感。

  日前,在长宁区程家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举办的第47期上海市社区健康大讲堂上,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何燕玲主任医师、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赵旭东教授共同呼吁,文明社会应该让人们从小开始接受科学、文明的精神卫生理念,在日常生活中消除以往对于精神疾病患者的偏见,从正面来养成对他们的关爱、宽容的态度和帮助的行为。

  社会排斥带来的伤害甚于精神疾病的折磨。在日常社会生活中,具体的偏见和歧视行为可以发生在有意无意间,可以渗透在社会文化的方方面面,可以影响患者生活的全部轨迹。在日常用语中,人们常常使用神经病一词来表达对他人的鄙视、排斥、憎恨、羞愧,然而这个名词的背后却隐含着对精神病患的偏见、禁忌、不公平和不合理的待遇等。何教授表示,不是所有的歧视都来源于有意识的偏见。有时候人们采取歧视的行动,并不清晰地意识到他们的偏见。她说道,曾记得有多少笑话,短信段子,生活中的乐子,取材于对精神疾病和疾病患者的嘲弄,来自于无中生有的捏造,有多少是拿精神病开涮。2013年某地方台春晚小品《有钱了》,把精神病患者描绘成傻、笨、无常、危险、幼稚、令人厌恶的一个小偷形象,是对精神疾病患者赤裸裸的歧视。媒体报道中一旦出现动机不明的行为或案例,首先想到的不是去探究为什么,而是“是否患有精神病不详”。

  社会排斥精神疾病患者,使患者难以找到工作,难以获得学习的机会,难以融入正常的社会交往,难以被他们居住的社区所接纳,难以找到住所,他们的家庭生活和个人需要被忽略,继而使他们的生活更困难,使他们只能在社会的底层挣扎。何教授指出,社会排斥对患者的伤害,有时更甚于精神疾病的症状对他们的折磨。由于社会对精神疾病的成见,常使患者出现症状后不愿求助,不愿接受诊断,不愿治疗,或匆忙中断治疗,导致延误诊治,或病情复发。有时是患者家属的病耻感,阻扰了患者求助求治,甚至导致不可挽回的生命损失——自杀。

  赵旭东教授也坦言,对精神疾病患者的偏见由来已久,这与人类历史上对精神疾病本质的认识缺乏有关。他表示,在缺乏正确、人道的精神卫生知识的社会文化里,人们从小从周围的人那里接受到的信息如果充满偏见、观察到的现象尽是歧视性的行为,那么就容易内化成自己的偏见或“刻板印象”,甚至变成自己的歧视行为。“所以,这种不良定式的养成确实可以说是通过文化传承、社会学习机制来实现的最严重的歧视。”赵教授建议,文明社会应该让人们从很小的时候就开始接受科学、文明的精神卫生理念,在日常社会生活中不断消除养成这种思维定式、刻板印象、歧视的认知基础和情绪强化,从正面来养成对精神疾病患者的关爱、宽容的态度和帮助的行为。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评论·随笔
   第A05版:焦点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新民资讯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社会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广告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文娱新闻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专版
   第A23版:财经新闻
   第A24版:财经新闻
   第A25版:专版
   第A26版:上海新城区
   第A27版:广告
   第A28版:热点/新民健康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夜光杯
   第A31版:阅读/连载
   第A32版:目击
   第B01版:新民环球
   第B02版:论坛/新民环球
   第B03版:新民环球/社会
   第B04版:人物/新民环球
   第B05版:军界瞭望
   第B06版:人物/军界瞭望
   第B07版:军界瞭望/战例
   第B08版:兵器/军界瞭望
   第B09版:好吃周刊
   第B10版:美食物语/好吃周刊
   第B11版:好吃周刊/我家厨房
   第B12版:吃遍中国/好吃周刊
   第B13版:好吃周刊/美食大观
   第B14版:百货/市场咨询
   第B15版:广告
   第B16版:广告
   第B17版:新民楼市
   第B18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第B19版:广告
   第B20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第B21版:广告
   第B22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第B23版:广告
   第B24版:广告
   第B25版:新民楼市/地产资讯
   第B26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第B27版:广告
   第B28版:广告
对精神病患者的惯性思维是最大的偏见
脾胃病、颈腰椎病专家号难求?
专家简介
名医榜
读书看报真轻松
电动修脚器只卖118元
广告
广告
广告
新民晚报热点/新民健康A28对精神病患者的惯性思维是最大的偏见 2014-09-11 2 2014年09月11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