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风”可能暂停交付
据法新社报道,欧盟其实从今年8月起就开始对与俄罗斯的经贸合作进行限制,首先是限制军民两用产品出口,紧接着制裁俄罗斯的部分武器制造公司,不允许其与欧盟企业合作向第三国出口装备。分析人士认为,欧盟采取这类措施的目的,是想要阻挠俄军武器更新和现代化进程。俄罗斯专家承认,制裁措施将对俄军现代化建设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但不会影响俄军武器更新计划的进程。
就在北约威尔士峰会前夕,法国总统奥朗德再次威胁俄罗斯暂停交付“西北风”级两栖攻击舰“符拉迪沃斯托克”号,并将该决定与乌克兰局势挂钩。不过,随后有爱丽舍宫代表解释称,从法律上来说,两栖舰的交付进程未受影响,总统只是表明了自己的政治立场,按照该立场,如果乌克兰局势没有改善,总统将不会赞同11月交付该舰。
对于奥朗德的说法,俄国防部副部长鲍里索夫称,如果法国暂停交付西北风级两栖舰将严重恶化俄法两国的军事合作关系,但不会重创俄军事现代化与改革计划。
俄罗斯《生意人报》援引前黑海舰队司令科莫耶多夫的话说,即便“符”号两栖舰来不了俄罗斯,俄海军的作战能力也不会遭受重大挫折,“这艘两栖舰还没有安装指挥控制系统,要想让它具备作战能力还需很长时间,况且我们在短期内也不需要这种运载直升机的战舰。”科莫耶多夫认为,法国停止交付军舰的行动只会向全世界证明,它是一个不可靠的伙伴。
制裁不会只让一方难受
2010年,时任俄总理的普京宣布,在未来10年内将耗资20万亿卢布(约合6460亿美元)为军队全面更新武器装备,以打造一支新型现代化军队。由于俄军工综合体在科研和产能方面存在不足,相当部分军品仰赖西方伙伴,但乌克兰危机爆发后,西方国家开始将俄罗斯视为主要威胁,除了决定增强在俄西部边境附近增加军力部署外,还宣布对俄国防工业领域实施制裁,试图以此牵制俄军现代化进程。
俄罗斯专家承认,西方制裁短期内势必对俄军武备更新计划产生负面影响,但长期来看,俄罗斯毕竟是个大国,有能力实现“进口替代”。当前,俄军武器装备对外依赖集中体现在关键部件方面,其中与俄罗斯势同水火的乌克兰扮演着重要角色,受苏联时代产业分工的影响,迄今俄罗斯17%的武器装备需要来自乌克兰的配件(如马达西奇公司的直升机发动机等)。至于来自西方国家的产品,则主要用于提高俄军武器平台的技战术水平,例如俄制T-90坦克安装了法国制造的热成像仪等观瞄设备,而一些俄军装甲车辆使用了德国制造的变速箱。
瑞典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高级专员西蒙·魏泽曼称,目前俄罗斯急需的西方防务产品主要是微电子产品、无人机、通信设备和一些海军产品(如AIP潜艇推进装置等)。俄罗斯世界经济和国际关系研究所专家阿尔巴托夫表示:“西方停止对俄输出军用技术及设备,不可避免地会对俄军装备更新计划产生负面影响。俄罗斯要改变这种状况,需要一定的时间和巨额资金支持,但俄罗斯和西方的军品贸易是双向,制裁不可能只让一方喊疼。”
多种途径缓解制裁影响
俄罗斯航天政策研究所所长莫伊谢耶夫表示:“目前我们的‘格洛纳斯-M’卫星使用的电子元件中有75%-80%来自西方国家,其他航天器中所占的比例也基本类似。俄政府应当拨款发展本国的微电子工业,摆脱对西方国家的依赖。”
事实上,俄罗斯也一直在努力消除在微电子领域的落后状况。俄罗斯电子股份公司总裁兹韦列夫表示:“我们首要的任务是建立起国有电子元器件生产基地,这对满足我国国防所需的关键能力非常有必要。在核导弹领域,我们已决定未来不再使用国外电子元器件,其所需的电子元器件将100%在俄罗斯境内研发和生产”。俄电子股份公司计划在2018年前提供卫星制造所需电子元件的九成。
不过,俄罗斯世界武器贸易分析中心主任科罗特琴科表示,任何制裁都不可能对俄军工综合体造成重大影响,如果西方拒绝提供零部件和电子元件,俄罗斯可以从其他有实力的国家进口同类产品,任何制裁性质的禁售和限售措施都不可能对俄国防工业造成沉重打击。
俄社会政治研究中心主任叶夫谢耶夫表示,俄罗斯在军事电子和无人机领域需要从西方进口相关的技术和装备,但俄军工系统毕竟“家大业大”,只要花费一定代价,早晚能够自给自足,西方的制裁对俄武装力量乃至军工企业来说并不致命。有意思的是,俄罗斯正在积极同新兴的“金砖国家”讨论联合研发武器装备的问题。分析人士认为,这将在很大程度上抵消西方国家制裁对俄军现代化建设的影响。柳玉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