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七月去了趟西藏,来到天珠的故乡。在那里天珠几乎无处不在,用途多种——
供佛。从唐代文成公主作为陪嫁带入西藏的那尊释迦牟尼十二岁等身佛像后,就开始了天珠供佛的习俗。在大昭寺、桑耶寺等一些著名寺院里,有许多佛像的佛冠、额首和胸前都镶嵌了不同的天珠,以示虔诚之心,希望得到佛的保佑。
禅修护身。藏民族认为纯正的老天珠具有强烈的能量,是水晶的三倍。修持者佩戴天珠入禅,能促进身心调合,启发定慧,有助导入“悲智圆满”的境界。人们还相信日常佩戴至纯老天珠能趋吉避凶,稳定血压,防止中风,增强内气,会获得意想不到的福分。
药用。天珠多为玛瑙材质。藏医认为其可舒经通络,主治中风、四肢麻木等。在西藏古老的《四部药典》中提到将天珠磨粉,配以金银、珍珠等粉末,加入药草制成药丸,传是治疗险疾的特效药。到拉萨一家著名藏药公司参观,在众多奇异的藏药材中就有绿松石和天珠,并详细注明了服法。
财富象征。藏民族认为天珠是珍贵的。《新唐书》中记:“珠之好者,一珠易一马。”在许多藏民的家财细软中一定会有老天珠。据说在很长的时期里,至纯老天珠还可以在藏区的银行和信用社抵押贷款,在拉萨八廓街的古玩店铺看到几颗老天珠开价数万甚至上百万的。
佩饰。天珠自古就作为饰物。“吐蕃妇人辫发,戴不瑟瑟珠(不瑟瑟珠即天珠)。”藏族姑娘行成年礼或出嫁一定佩戴天珠。在一些重要的礼仪场合佩戴天珠也是一种地位的象征。在西藏旅游时见不少藏族妇女颈上挂着的项链中间有天珠,粗看似多为新工艺的。听当地朋友说,有些人不是没有老天珠,一到逢年过节,穿上盛装时就全亮出来了。
本以为能有缘在大昭寺的释迦牟尼十二岁等身佛像前近距离观察那些从唐到清近千年里陆续镶嵌其上的百余颗天珠,以提高眼力,无奈我等凡夫俗子只能隔着沉重的护法铁链作远距离瞻仰,令人遗憾。但不虚此行的是,看到并深度认识了三种不同的天珠。第一种是全新工艺的。玛瑙质、呈褐色状,上绘有各种图腾,说是经过火供和开光的。在日喀则下榻的酒店的商场里,替同行的外地朋友选购这种天珠,并专挑视为最珍贵的图腾,如莲花、宝瓶、九眼和虎牙的买。第二天导游带去天珠专卖店,同游者请店员鉴定,都说是真,且与店家的价格相差悬殊,窃喜。
在拉萨步行街的西藏文物商店认识了第二种天珠,是用古工艺做的,玛瑙体上有天然风化纹,圈子里认可这种东西,收藏家有幸会遇到。商店还挂了一些港台影视明星来此购买天珠的照片,这种老天珠可作为一种参照的标准器。大昭寺左边有个西藏土特产中心,在一个售柜前与营业员聊天珠,这时来了个他熟悉的藏族朋友,就请他从腕上取下一串天珠手琏来开开眼界。共九颗,每颗珠都只有两厘米长,糯熟的玛瑙玉质,肥厚的包浆,白色的图案线条,只绘有一两个圆的眼纹,极为简单。此是很古老、罕见且大开门的第三种天珠。物主说是传世的,但也道不出东西的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