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古拉·谢捷廖夫就是一个代号“伊利亚”的行动分队的负责人,他们的任务是在列宁格勒沦陷后执行敌后破坏行动,同时发展新成员。谢捷廖夫的手下都是值得信任的联共(布)党员,他们在入选后都改变原来的身份,使用新的名字,拿到新的身份证,并且安排了一份新的职业。
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和训练后,NKVD组织者开始安排破坏小组成员进行实际演练,同时对他们的工作能力进行考察。NKVD选择了“一箭双雕”的考察方法,让他们假想列宁格勒已经沦陷,立即开始破坏活动,将苏联民警和NKVD特工假想为德国警察和盖世太保,这种考察方法不仅检验破坏小组的能力,还检验苏联警察和NKVD特工的工作能力。对于破坏小组来说,这种考察方法的难度很大,因为当时列宁格勒已经被围困,德国人向城里派遣许多间谍进行侦察,苏联警察和NKVD早已布下天罗地网。
谢捷廖夫的小组就遇到过“考察中的尴尬”。他的手下有一对从事武器研究的老夫妇,他们获得的新身份是鞋匠和裁缝,白天他们修鞋、缝衣服,晚上做实验,生产炸药和武器。为了掩埋制造好的武器,他们不得不在家里挖了几个大坑。这对老人家拖着多病的身体,认真地完成着自己的任务。有一天深夜,夫妇俩正忙着做炸药,突然听到一阵敲门声,开门一看,只见楼房管理员领着两个NKVD特工站在自己面前。没想到的是,这两个人只是例行检查身份证,由于他们是新来的,所以还了解了一下他们过去的情况。夫妇俩虽然表面上保持平静,但内心里却非常紧张,因为在他们的床底下堆满了手雷和炸药。
还有一次是谢捷廖夫自己“吃了药”。那是在等有轨电车时,身着警服的谢捷廖夫和普通乘客一起从站台走进车厢,然后走到售票员面前掏钱买票,就在这时,售票员喊起来:“同志们,快来抓特务,这个警察是间谍!”电车马上停下来,乘客很快就将谢捷廖夫制服,扭送警察局。让谢捷廖夫哭笑不得的是,他之所以被售票员发觉,原因很简单:苏联民警乘车是免票的。
谢捷廖夫还把自己的联络站——小铁铺变成甄别叛徒和德国特务的“隐形据点”。他在铁铺角落里挂着一座圣像,表明主人是个虔诚的教徒,于是那些认为德军马上要进城的动摇分子或德国间谍来到铁铺后就会放松警惕,谢捷廖夫便通过谈话套取他们的想法。很快,这个铁匠铺就成为叛徒和间谍出入的场所,还有人将接头地点设在这里。谢捷廖夫准确地判明他们的身份后,及时通报给NKVD。这种反侦察手段成为当时地下工作者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手段。
1943年夏,德军再也无力攻城,列宁格勒的局势逐渐缓和,特别行动小组也停止了行动。按照工作安排,谢捷廖夫被派往远东,战争结束后他一直生活在列宁格勒,1977年去世,享年86岁。 张韶华